科:豆科植物Leguminosae;
中文別名箭芪、綿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紅芪、獨芪等
英文常用Astragalus,Huang-qi, Milk-Vetch Root,Huang Ch'i
植物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膜莢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或多序巖黃芪(紅芪)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 的幹燥根.
藥材學名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簡單描述黃芪是壹種中藥,傳統用於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同時也被用來補氣--比如疲勞,缺乏精力等癥狀. 正品蒙古黃芪只分布在中國西北寧夏南部,內蒙古,甘肅河西走廊,陜西等地區以及蒙古高原,全世界範圍內同科類似植物超過2000種.
植物描述黃芪屬多年生植物,生長株高可達約40~80cm,主要分布在寒溫帶的中國西北地區以及蒙古高原南部地區.莖生多毛,有12到18對小葉 .正品藥材根壹般4年采挖為好,習性耐寒,耐旱,怕熱,怕澇。多生長於幹旱向陽山坡草地或向陽林緣灌叢間。栽培宜寒涼幹燥的氣候,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為好。
采收季節春、秋二季采挖生長4--5年以上的黃芪,切去根頭,除去須根、泥土,曬幹。
藥材規格商品黃芪按產地分蔔奎芪、寧南芪,寧古塔芪、正口芪、綿芪、紅芪按加工方法分沖正芪、正炮臺芪、副炮臺芪、正小技、副小枝等。按性狀又分黑皮芪、白皮芪、紅皮芪三種。每種又分1-3等。以根條粗長、獨枝無叉、外皮光潤、皺紋少、質堅而綿、斷面色黃白、粉性足,味甜者為佳。黃芪以寧夏南部西海固山區,山西的渾源、渾源、繁峙、代縣地區,陜西旬邑以及秦嶺地區,內蒙古的武川、卓資,烏蘭察布盟、鄂倫春旗、錫林郭勒盟、哲裏木盟等地產量大、質量佳。紅芪以甘肅河西走廊岷縣,宕昌等地區質量最佳。
特征:黃芪直根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厘米,直徑1~3.5厘米,表面縱皺色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有粉性,皮部黃白較疏松;木部菊花紋理狀,氣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質量以根條粗長、菊花心鮮明、空洞小、破皮少者為佳;紅芪以皮色紅潤、根條均勻、堅實、粉性足者為佳。規格壹般按粗細、長短分為三個等級。
根據臨床應用, 黃芪無任何副作用, 但大劑量服用會導致胃腸脹氣和腹瀉. 黃芪不可大量服用,在發熱和陰氣不足的狀態下也不可以服用, 疼痛濕氣條件下也不可以使用.
價值:黃芪是非常好的單味補藥,但是可能在低服用劑量(100-200mg/day)配伍其他免疫補藥的方法下會更有效.
服用量:每日500毫克左右可以提高免疫能力. 或每日分次服用每次250毫克的劑量也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