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譜是壹種以印刷或手寫制作,用符號來記錄音樂的方法,樂譜也有三個分類,大家知道嗎?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介紹壹下樂譜分類的相關知識吧!
樂譜的分類:總譜
記載合奏或合唱的樂譜,由許多單行譜聯合組成。總譜,以多行譜表完整地顯示壹首多聲部音樂作品的樂譜形式。總譜大致可分為大總譜、袖珍總譜、開列總譜、鋼琴總譜、聲樂總譜、縮編總譜等幾個類別。近代大總譜的各組樂器,按照?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及弦樂器?的次序縱向排列,每組樂器再大致按照其應用的音域,自上而下進行細分。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總譜的排列法隨著樂隊編制的發展而逐漸演變。最初僅記主要樂器,按音高次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949年後樂隊編制漸趨完備,其種類也日漸增多。
近代大總譜的各組樂器,按下列次序縱向排列: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及弦樂器。每組樂器大致可按照應用的音域,自上而下再細分為:長笛(與短笛)、雙簧管(與英國管)、單簧管(與低音單簧管)、大管(與低音大管)、圓號、小號、長號、大號、定音鼓、小軍鼓、大軍鼓、三角鐵、鈸等打擊樂器,獨唱,合唱,第 1小提琴、第 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鋼片琴或樂隊中之鋼琴,通常列於打擊樂器與第 1小提琴之間;伴奏的管風琴聲部列於低音提琴之上或之下。協奏曲中的獨奏聲部置於第 1小提琴之上。錄音磁帶的聲部可在總譜的底部以壹條獨立的粗線來表示。如用聲樂部分,傳統的辦法是將其置於中提琴及大提琴之間,現常將其列於第1小提琴之上。獨唱聲部列於合唱譜的上方。聲部的排列仍按照通常的次序排列: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及男低音。
樂譜的分類:分譜分別記載著每種樂器或每個聲部的樂譜。
樂譜的分類:大譜表由高音譜表與低音譜表聯合組成,用於鋼琴、管風琴、豎琴及混聲合唱等。兩譜表中隱伏壹條臨時加線代表中央C,故又稱十壹線大譜表。
五線譜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紀的紐姆記譜法及有量記譜法。紐姆譜以橫線為標準,用符號表示音的高低,但不顯示音值長短。從7世紀起,這種記譜法出現在歐洲天主教堂內,最初只用壹根線代表F音高,11世紀經阿雷佐的圭多逐步發展成四根線。規定音高為d、f,a、c,並將f錢畫成紅色,c線畫成黃色(後來又成為五線譜中高音及低音譜號的起源)。13世紀有人使用第五根線,成為五線譜的前身。到了16世紀又有了加線的辦法,它更加完備了音高的記載。
有量記譜法是13世紀科隆教士弗蘭科創始的。這種用音符、休止符和記號嚴格規定了音的長短的記譜法,是對紐姆譜的補充和豐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塗以黑色塗成的,它被稱為有量黑符,以後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稱為有量白符,這種記譜法在西方壹直使用到17世紀左右。
五線譜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出現,到17世紀逐步完善,18世紀開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節線原用於文字譜,17世紀末被五線譜所采用,升降記號通用於18世紀,表情記號取自有量記譜法,裝飾音記號源於紐姆譜,17世紀系統化後用於五線譜。五線譜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