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在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壹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歷史上曾湧現出壹大批專為“臘八節”而創作的詩詞作品。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壹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臘八節其他習俗
1、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2、翡翠碧玉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壹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壹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壹個涼爽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結果會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
3、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加熱搭配食用,壹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余。
4、臘八面
我國北方壹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