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有哪些

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有哪些

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

計然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計然並不是其真名實姓,而是取善於計算運籌的意思。據說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長計算。《史記·貨殖列傳》說範蠡曾拜計然為師。他教給範蠡《貴流通》、《尚平均》、《戒滯停》等七策,這大約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

範蠡學習了計然七策後,只用了其中五策,便使越國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壹。

範蠡在感嘆之余,認為計然七策既然用於治理國家有如此奇效,也應當可以用於成就自己的事業。於是,在滅吳後,範蠡攜西施壹同離開越國,到齊國自稱鴟夷子皮,至陶邑(今山東陶縣)改名為朱公。他運用計然七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孫繼承其家業和經營之道,遂至巨萬,所以後世都將陶朱公視為商人的祖師。

計然七策作為壹種經營思想在證券市場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論其有余不足,則知貴賤

這段話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知道哪些貨物會漲價和哪些會跌價呢?只要看這些貨物的數量多少,或者說要看哪些過剩和哪些不足就可以知道其價格漲跌的情況。這裏的“有余”就是“供過於求”,“不足”就是“供不應求”。供過於求則價格必落;反之,則價格必漲,這正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物價規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傑出經濟學家計然,就已充分認識到這壹規律的存在。在兩千年後的證券市場,這壹規律仍在延續。

壹方面,當市場容量較小,外圍資金充足時,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因此,股價就會上漲;另壹方面,當市場不斷擴容,而外圍資金不能保持同步放大時,股票相對於資金就“供過於求”,股價就會回落。國外成熟股市經過多年擴容後,市場容量過於龐大,有些個股長年累月乏人問津,甚至有的要通過縮股的方式才能保持幾分錢的股價。這就是“有余”和“不足”造成的貴賤之分。

此外,在壹輪漲升行情中,往往只有少數主流熱點可以漲幅居前。即使是熱點板塊中的個股,在行情發展到壹定階段後也會出現分化。這是因為在壹輪行情中,市場主流資金往往會選擇某壹熱點進行集中突破。所以,少數熱點類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處於供不應求之中,因而股價會漲幅居前;而其余大多數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供過於求的,因而漲幅落後。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計然的這壹理論思想表明其能夠以辯證的思想去觀察物價漲落的奧秘。“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理論的意思是說,漲價的貨物,漲到壹定的程度,就會向其相反的方向發展,反之亦然。這種關於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度”或“極限”的思想以及物極必反的觀點,是典型的辯證思維。

在股市中,即使是業績極為優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當它漲到壹定程度時,也必然會滑落下來,近年來牛熊行情的轉換,以及大量優質藍籌股跟隨指數下跌的市場表現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這充分體現出“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市場規律。

賤買貴賣,加速周轉

計然十分註重掌握市場變化的趨勢,強調根據需求變化確定價格,加速資金的周轉,“賤買貴賣,加速周轉”是其主體經營思想。意即在東西價格低廉時買進,在價格高昂時賣出,並且想辦法使資金像急流的水壹樣快速周轉。

賤買貴賣,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獲取利潤的根本途徑,而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壹直是幾千年來的工商業經營的基礎之道。時至今日,資金周轉率仍是考核企業經營效率的壹項重要指標。加速周轉也可以說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爭取最大化利潤的有效方法。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投資者保持高效率的短線操作,常常能最大化地發揮資金利用效率,獲取極豐厚的利潤。但有的投資者操作手法過於保守,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持有股票種類過多,常常因此延緩了資金周轉速度,降低了投資收益。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計然告訴治國者或商人,既要明白物以稀為貴和物極必反等規律,更要善於運用這些規律,大膽地作出決斷。即當貨物極貴之時,要能當機立斷,把貨物看成糞土壹樣盡可能地拋出;反之,當貨物極賤的時候,要把貨物看成珠玉壹樣盡可能地購進。

做到這點需要投資者有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但是,相當多的投資者卻喜歡漲時看漲、跌時看跌。股指稍壹大漲就以為是突破性行情,股指剛壹暴跌,就以為是熊市又回來了。有很多股評人士也是如此,當股市上漲時,大多數股評都看多,而股市下跌時,大多數股評又紛紛看空。這種情況造成股市上漲到高位時,投資者總是盲目追漲,而股市跌到低位時,投資者卻恐慌性地割肉斬倉。

漲時看漲、跌時看跌是股民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之壹,投資者必須克服這種思維慣性,切實做到:在股價上漲到壹定高度,獲利豐厚時,堅決將其賣出;當股價跌到壹定深度時,要抵禦各種利空消息的幹擾,堅決地逢低買入,並且要像對待珍寶壹樣地愛惜手中的廉價籌碼。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這裏的“資”,是需要和購買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氣幹旱,出現旱災時要購買船只,當出現洪澇災害時要購買車輛。從表面上看,好像與現實需要是相反的,是不切實際的經營思想,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天旱之後,可能會出現洪澇,洪澇之後也可能出現旱災,都需要早做準備,以防不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旱災和水災,而要做好旱災之後有水災和水災之後有旱災的準備工作。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也必須充分兼顧到利和害的兩個方面。在有利的情況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這樣才能解除可能發生的禍患;在不利的情況下要看到有利的方面,這樣才能把握即將到來的機會。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思想還體現在把握適當時機,以低廉的價格買入別人暫時不需要的東西。在出現旱災時,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入別人不需要的船只,等到出現水災時,再高價賣給需要船只的人;在出現洪澇災害時購買車輛,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思想在股市中的具體運用原則就是:“牛市賺錢,熊市賺股。”在牛市中,人們看著日益高漲的股票,就爭搶著追漲,而不看重現金,明智的投資者可以將股票賣出,賺取別人的資金。當熊市時,由於股票逐波下跌,人們會非常看重現金,而急著想賣出股票,這時,明智的投資者可以逢低用現金賺取別人割肉的廉價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