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濕和暑溫壹樣都是發生在夏季,屬於暑病範圍的急性外感熱病。暑濕除了暑熱見癥突出外,兼有濕邪郁阻的臨床表現是其特點。從其發病的過程來看,初起以寒熱、身體痛楚為主要表現。後即進入氣分,並且以氣分階段證候為主,而暑濕病邪化燥化火、內陷營血分者不多。學習本章,重點要掌握本病的含義,與暑溫、濕溫的區別,主要證候的辨證治療。在病變初起,要註意暑濕病邪阻遏肺衛,宜透宜清,如兼寒濕者則應予溫散。在暑濕病邪入裏以後,可以從其郁阻少陽、困阻中焦或者彌漫三焦進行論治。應該充分認識到脾胃虛弱和氣機升降失常在病變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要熟悉對本病的診斷和對病程中出現的出血、黃疽、肌肉疼痛要分清其病理和對癥處理方法。此外,尚應了解冒暑和暑穢的含義和證治,特別是暑濕穢濁之氣而致猝然悶亂、煩躁者宜采取應急的措施。
暑濕是感受暑濕病邪引起,以暑熱見癥突出,兼具濕邪郁阻證候為特點的壹種急性外感熱病。本病在臨床上除表現暑熱見證外,還有胸痞、身重、苔膩、脈濡等濕邪內阻的癥狀。暑濕多發生於夏季或夏秋之交。
壹、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系外感暑濕病邪。夏季氣候炎熱,暑氣既盛,且雨濕較多,濕氣亦重,天暑下逼,地濕上蒸,濕氣與暑熱相合,則形成暑濕病邪。暑濕病邪兼有暑邪炎熱酷烈、傳交迅速和濕邪重濁、易犯中焦、彌漫三焦、病勢纏綿的雙重特點。
正氣虛弱,尤其是脾胃虛弱,元氣不足,是本病發生的內在因素。正值夏暑濕盛之際,人體脾胃運化功能呆滯,加之飲食不節,損傷中氣,脾胃更見虛弱,而易感受暑濕病邪發為暑濕。如曹炳章所說:"人在此氣交之中,受其炎蒸,元氣強者,三焦精氣足,或可抗邪。元氣虛者,三焦精氣不足,無隙可避。可見正氣虧虛是本病損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
此外,因貪涼飲冷,易發暑濕兼寒證。夏暑氣候炎熱,患者多因暑畏熱而乘涼露宿,飲冷過度,或者觸冒風雨,易為寒邪所侵,陽氣為陰寒所遏,故病初即見暑濕兼寒的表現。
由於暑為火熱之邪,濕為陰凝重濁之邪,兩邪相合在病變過程中既有纏綿難解之特點,又有化熱化燥、傷絡、郁結發黃等變化。病變初起多由肺先受病,外則邪郁肌表,內則肺氣痹阻,暑濕內蘊,氣失調暢,即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所說:"暑濕傷氣,肺先受病,諸氣皆痹。"又說:"暑濕皆客邪也,原無質,故初起頭脹、胸悶,但傷上焦氣分耳。"暑濕傳入氣分,病變部位比較廣泛,或雍滯肺絡、或彌漫三焦、或邪幹胃腸,尤為多見的是困阻中焦。暑濕病在發展過程中也可化燥化火,甚則可向營、血分傳變,如可內陷血分而損傷肺絡引起咯血,其他化燥化火的有關發展演變可參暑溫病。至於暑濕之邪膠結,纏綿日久,可使元氣更傷,陰液暗耗,多見身熱不退,自汗,口幹渴,神疲肢倦。恢復期可見暑濕余邪蒙繞清竅的病機變化,出現頭目不清,昏脹不舒等癥。
二、診斷
(1)本病發生於夏令酷暑濕盛季節。
(2)患者是否素稟虛弱,脾胃受損,同時有否勞倦過度,溽暑冒雨,貪涼飲冷等病史或誘發因素,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3)起病急驟,初起以寒熱、身痛為主要表現,進入氣分後,以發熱、心煩、尿赤等暑熱內盛癥狀突出。病程中多有黃疸、出血體征,常兼有脘痞、苔膩等濕邪內阻癥狀。
三.鑒別診斷 從暑濕的臨床表現來看,應與暑溫、濕溫和伏暑等相鑒別。
四、辨證論治
暑濕初起,邪遏肺衛,既困於肌膚,復阻於肺絡,此時宜透宜清,其兼寒濕者則應於溫散。暑濕之邪入裏,若阻於少陽氣分,乃致樞機不利,當宜清泄少陽,分消濕熱;暑濕中阻,宜清暑化濕;暑濕彌漫三焦,三焦氣化失司,氣機不暢,可予宣通三焦,助運和中。暑傷元氣,濕阻氣機,當清暑化濕,益氣和中。
壹旦暑濕化燥,邪熱內盛,肺之脈絡為邪熱所灼傷而見出血之象,宜清暑涼血安絡。 暑濕後期,尚須清余邪、調氣機、和脾胃。 至於暑濕化燥化火後所引起的其他病證,治療可參暑溫等病。(壹)暑濕在衛
證候 身熱,微惡風寒,頭痛脹重,身重肢節酸楚,無汗或微汗,脘痞,口不渴,舌光紅,苔白膩或微黃膩。脈浮滑數或濡數。
如兼寒濕者,可見發熱無汗,惡寒,甚則寒戰,身形拘急,胸脘痞悶,心中煩,時有嘔惡,舌苔薄膩,脈象浮弦。
分析 此為暑濕初起。外邪郁遏肌表之證。暑濕襲表,閉阻衛分,則見微惡風寒。邪正交爭而為身熱。暑性炎熱,故其身熱較高。腠理郁遏,邪熱雍盛則頭重痛脹,無汗或微汗。暑濕遏阻經絡肌膚,則身重肢節酸楚。濕邪內阻。氣機不暢故脘痞、口不渴。舌尖紅,苔白膩或微黃膩,脈浮滑數乃暑濕在表之征。
如先受暑濕病邪,再感寒邪,以致暑濕內阻。寒邪外束,腠理閉塞,玄府不開,故發熱無汗。衛表郁閉,邪正交爭劇烈,則為惡寒,甚則寒戰,身形拘急;濕邪內阻,清陽失展,氣機升降失常,心神被擾,則胸脘悶,心中煩,時有嘔惡。舌苔薄膩。脈象浮弦系暑濕內阻,外邪束表之象。
治療 透邪達表,滌暑化濕。方用衛分宣濕飲和新加香薷飲加減。
衛分宣濕飲
香薷 青蒿(後下)滑石 茯苓 通草 杏仁 鮮荷葉邊 鮮冬瓜皮 竹葉
方取香薷辛苦性溫,氣味芳香,能解表散寒,滌暑化濕,因其惡寒輕故用量宜少;青蒿味苦性寒,氣亦芳香,有清解暑邪,宣化濕熱的作用,兩藥相配,香薷助青蒿透表之力,青蒿可制香薷辛溫之性。***成辛涼微苦之性。青蒿後下之意在於取氣之芳香,合輕可去實之意。杏仁宣通上焦氣機,鮮荷葉氣味芳香而清暑熱,滑石、茯苓、通草、冬瓜皮等甘淡滲濕熱於下,淡竹葉清熱生津。諸藥合用,透表清暑,滲濕泄熱,其病可解。新加香薷飲
香薷 銀花 鮮扁豆花 厚樸 連翹
方中香薷性辛溫而氣芳香,可解表散寒,化濕和中,合銀花、連翹辛涼以清熱滌暑,扁豆花、厚樸消暑化濕和胃。吳鞠通稱此法為辛溫復辛涼法。藥僅五味,卻合散寒、化濕、清暑於壹方。臨床應用時,如見汗出熱退,香薷即應停用。暑為火熱之性,故暑熱易傷氣,而香薷發散,多用則有耗氣之弊。頭痛甚者可加蔓荊子。發熱較甚者可加青蒿、大青葉,咽痛者可加青果,尿黃赤短少者可加竹葉、蘆根、滑石等。
衛分宣濕飲和新加香薷飲同樣為用於暑濕在衛之方,但前者藥取辛溫合甘淡之品,意在透邪達表而化濕,用於暑熱之象較輕者;後者藥用辛溫合辛涼之品,重在解表清暑,用於寒邪外束而暑濕內郁者較為合適。
(二)邪幹胃腸
證候 發熱,腹痛,心煩躁擾,口渴喜飲,嘔吐頻作,大便泄瀉,瀉下急迫穢臭,小便短赤,舌紅,苔膩,脈濡數。
分析 本證為暑濕病邪,直趨中道,致升降失司、清濁相幹之證。暑濕邪盛入中焦胃腸,正邪相爭則發熱。暑濕困阻腸胃氣機故腹痛。暑熱郁遏於裏,心神被擾故心煩躁擾。熱灼及吐瀉傷陰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暑濕俱盛、內傷胃腸,胃失和降則嘔吐頻作。下迫於腸則大便泄瀉,勢急而大便穢臭。舌紅、苔膩、脈濡數皆暑濕俱盛之征。本證與濕熱吐瀉。性質類同而有輕重之別。濕熱吐瀉、可急可緩;本證來勢急迫,發熱較濕熱證為甚,病情較重。由於吐瀉較頻,極易傷陰化燥而入營、血分之證。
治療 清解暑熱,化氣利濕。方用苓桂甘露飲。
苓桂甘露飲
茯苓 甘草 白術 (炙)澤瀉 官桂(去粗皮)豬苓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本方即六壹散合五苓散,再加石膏、寒水石而成。方中滑石清解暑熱、利水滲濕;甘草和中生津;石膏、寒水石清暑熱、解煩渴;佐以官桂助陽化氣利水;白術、茯苓健脾運濕;豬苓、澤瀉利水滲濕而泄熱,***奏清解暑熱,化氣利濕之功。
若嘔吐較劇者可加生姜、竹茹和胃止嘔;小便短少者加車前草滲濕利尿;若四肢酸楚筋脈拘急者,加川木瓜、白芍以舒筋緩急。
(三)暑濕困阻中焦
證候 壯熱,汗出,面赤惡熱,氣粗息促,肢體酸楚,心煩,口渴,小便不利。脘痞嘔惡,舌紅赤,苔黃膩,脈洪大。
分析 本證為暑濕困阻中焦證。暑熱內熾陽明,裏熱蒸迫,癥見壯熱、汗出、煩渴、面目俱赤、脈洪大等。濕邪外漬則肢體酸楚,濕邪中阻,閉郁氣機,胃氣上逆則脘痞嘔惡。暑濕下註則小便不利。舌紅赤、苔黃膩是暑濕中阻、暑熱偏盛之征象。
治療 清暑化濕。方用蒼術白虎湯加減方。
蒼術白虎湯加減方
蒼術 生石膏 白豆蔻 滑石 知母 草果仁 荷葉 竹葉卷心
本方為加味蒼術白虎湯去枇杷葉、冬瓜皮加荷葉、竹葉。陽明暑熱熾盛,故用生石膏、知母清泄暑熱;並以滑石、竹葉卷心導暑熱從小便而去;蒼術、草果燥濕,白豆蔻、荷葉芳香化濕邪。若暑熱熾盛,熱勢不衰,可加梔子、銀花、連翹等以瀉火清暑;肢體酸楚甚者可加桑枝、漢防己化濕通絡;熱盛動風,頭痛、項強,可加白僵蠶、蟬蛻、菊花、地龍等以涼肝熄風;若兼鼻衄。或痰中帶血,可加生地、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以涼血止血。
(四)暑濕彌漫三焦
證候 身熱面赤,耳聾,頭眩暈,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胸悶脘痞,惡心嘔吐,大便溏臭,小便短赤,舌紅赤,苔黃膩,脈滑數。
分析 本證為暑濕病邪入裏,彌漫三焦之候。暑熱挾濕而蒸騰於外則身熱不退。暑濕犯及上焦,如上蒸頭面則見面赤,蒙蔽清竅則耳聾眩暈。葉天士說:"濕乃重濁之邪,熱乃薰蒸之氣,熱處濕中,蒸淫之氣上迫清竅,耳為失聰,不與少陽耳聾同例。"少陽耳聾乃膽熱上沖所致,必伴有寒熱往來,口苦咽幹,脈弦等癥,與本證因濕熱郁蒸而耳聾者顯然有別。暑濕侵襲於肺,損傷肺絡,肺氣不利,氣機受阻,則見胸悶而咳痰咯血。暑濕阻於中焦,氣機升降失調,則脘腹痞悶而不甚渴飲。暑濕蘊結下焦,小腸泌別失職,大腸傳導失司,則小便短赤而大便溏臭。舌紅赤,苔黃膩。脈滑數皆為暑濕內盛之象。
治療 清熱利濕,宣通三焦。方用三石湯。
三石湯
滑石 生石膏 (先下)寒水石 杏仁 竹茹(炒)銀花 金汁(沖) 白通草
本證為暑熱較甚而濕邪較輕之候,邪在氣分而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方用杏仁宣開上焦肺氣,氣化則暑濕易化;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熱;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濕熱;銀花、金汁滌暑解毒。若見心煩、胸悶較甚者,可加梔子皮、竹葉心;痰多帶血者,可加川貝、竹瀝、白茅根;小便赤痛明顯者,可加車前草、意苡仁等以加強清利暑濕之功。
(五)暑傷肺絡
證候 灼熱煩渴,咳嗽氣喘,咯血或痰中帶血絲,煩躁喘促,舌質紅苔黃而幹,脈象細數。
分析 此為暑濕化燥化火後內陷血分,損傷肺絡之證。暑熱內蘊,消灼津液則身灼熱而煩渴。暑熱迫肺,肺氣失於宣降則咳嗽氣粗而為喘息。暑熱損傷肺絡,血從上溢故見咯血或痰中帶血絲,甚則可出現口鼻鮮血外湧。暑熱上擾心神則煩躁喘促。舌質紅苔黃而幹、脈象細數均為暑熱盛而傷氣陰之象。
治療 涼血安絡,清暑保肺。方用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水牛角(先下) 生地 丹皮 赤芍 黃連 黃芩 黃柏 銀花 山梔 藕節 白及白茅根
本證為暑濕化燥化火。暑熱蘊結成毒,傷及肺絡,故用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涼血安絡。黃連、黃柏、黃芩、銀花清暑保肺,藕節、白及、白茅根、炒山梔清熱止血。
(六)暑濕傷氣
證候 身熱自汗,心煩口渴,胸悶氣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舌苔膩,脈大無力或濡滑帶數。
分析 暑濕病邪內郁,熱迫津液外泔,則身熱自汗;暑熱擾心,損傷津液,故心煩口渴;暑熱阻滯氣機,傷及中氣,元氣虧損則胸悶氣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暑熱下迫,水道清濁不分,故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苔膩為濕邪內蘊,脈大無力乃氣虛之象,濡滑帶數屬暑濕內困之征。
治療 清暑化濕,培元相中。方用東垣清暑益氣湯。
東垣清暑益氣湯
黃耆 蒼術 炒黨參 升麻 橘皮 炒白術 澤瀉 黃柏 麥冬 青皮 葛根 當歸六曲 五味子 炙甘草
暑濕耗氣,故方內用黨參、黃耆、甘草益氣固表,扶正斂汗;蒼、白術健脾燥濕,配澤瀉利水滲濕;麥冬、五味子保肺生津,黃柏瀉火以存陰,當歸養血而和陰;升麻、葛根發散表熱,升舉清氣,青皮理氣和中,六曲和胃消食。全方藥味多而不雜,藥力和而不峻,藥性平而不偏,從助運和中著眼,取補益氣陰治本。
(七)暑濕余邪未凈
證候 暑濕悉減,低熱未除,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紅,苔薄白。
分析 此為暑濕余邪未凈證。暑濕之勢已減,但余邪未凈,故見低熱。津傷未復,故口渴而不渴飲。暑濕余邪蒙清竅,故頭目不清,昏眩而微脹。舌淡紅、苔薄白為暑濕余邪不盛,病變輕淺之象。
治療 清化暑濕余邪。方用清絡飲。
清絡飲
鮮荷葉邊 鮮銀花 西瓜翠衣 絲瓜皮 鮮竹葉心 鮮扁豆花
方用西瓜翠衣、鮮銀花、絲瓜皮清解暑熱,西瓜翠衣尚可生津解渴,並導暑熱隨小便而去;扁豆花、鮮荷葉邊清暑化濕;竹葉心清心利水,亦令暑濕從下而泔。若尿黃少,苔膩,可加杏仁、意苡仁、滑石等宣肺滲濕。
五、對癥處理
出血由於暑濕病邪入裏,損傷血絡,可出現程度不等的出血,如鼻衄、尿血、便血,甚至咯血,此時宜於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劑中加用參三七粉或雲南白藥以增強止血之力。壹,旦出血嚴重,氣隨血脫時,可取生脈飲、獨參湯與清熱瀉火之劑合用。本病出現咯血多為肺出血征象,病情多兇險,應令患者絕對靜臥,若有躁動不安,會加重出血。此時應中西醫結合積極救治。
黃疸由於暑濕郁結成毒,毒入肝經而呈發黃重證。黃疸逐日加重,每可伴見鼻衄、咯血、便血、尿血及肝臟腫大等。可用茵梔黃註射液40~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中靜脈滴註,每日1次;另用大黃粉3g,每日2~3次服,以化瘀,止血,退黃。兼神昏者可送服安宮牛黃丸。
肌肉疼痛暑濕遏阻衛氣而見肌肉酸痛,下肢尤甚,可於處方中酌加炒防己、秦艽、片姜黃等藥,並配合針灸療法,如腓腸肌疼痛劇者,加刺承山、豐隆等穴。
六、預防與調攝
(1)暑濕壹病,外由暑濕病邪,內因平素體弱,衛外不固,故在清暑利濕的同時,如何增強機體元氣,是很重要的。
(2)病人需隔離,排泄物應消毒處埋。
[附] 冒暑 暑穢
壹、冒暑
冒暑即夏月感冒。本病由暑兼濕邪或挾寒邪引起,肺衛見證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病情較輕,邪勢輕淺。病程較短,極少發生傳變,預後良好。冒暑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
(壹)暑濕內蘊,寒邪束表
證候 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塞,流涕,咽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煩,舌苔薄膩。
分析 本證為暑氣當令,患者已有暑濕內蘊,復因起居不慎,貪涼過度,導致寒邪外柬肌表所致。寒邪束表,衛氣被郁。肺氣失宣則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陽熱上攻則頭痛、咽痛。外邪襲表,肌腠郁閉,衛氣敷布受阻,故無汗,身形拘急。暑熱兼濕內郁則心煩、脘痞、苔膩。
暑濕內蘊而兼寒邪束表是本證病機所在。證屬暑、濕、寒三氣交感,表裏並困,與單純的感受寒邪或暑濕所致者不同。本證為夏季之感冒,病邪不傳變入裏,故與暑濕病初起暑濕在衛證不同。
治療 疏表散寒,滌暑化濕。方用新加香薷飲加味。
新加香薷飲(方見暑濕章)加味,即新加香薷飲中加板藍根、桔梗、青果。
本證外有表寒,裏有暑濕,屬表裏同病。但以表證為主,所以治以解表散寒;暑濕蘊裏其證較輕,故配合滌暑化濕之品。方用新加香薷飲,有散寒、化濕、滌暑之效。加板藍根、桔梗、青果能利咽解毒。若見濕邪較明顯者,可酌加藿香、佩蘭、滑石、通草等芳香化濕或淡滲利濕之品。若暑熱較盛,可酌加青蒿、西瓜翠衣、荷葉等清熱解暑之品。
(二)暑熱挾濕,郁阻肺衛
證候 發熱惡寒,汗出,咳嗽,頭暈或見嘔惡泄瀉,舌苔白膩,脈濡數
分析 本證為暑熱兼濕之邪侵襲上焦肺衛之證。暑濕外襲,困遏衛表,則見發熱惡寒。暑為陽邪,開泄腠理,故見汗出。濕性粘著,不為汗解,故雖出汗而寒熱不除。正如吳鞠通所說:"蓋汗之解者,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邪,故雖有汗不解也。"衛表郁閉,肺郁失宣,故見咳嗽。暑濕上蒸,濁邪蒙清則頭暈。若暑濕困阻中焦,脾胃氣機失常,則可見嘔惡泄瀉。舌苔白膩,脈濡數均為暑濕之征。
治療 滌暑清熱,化濕宣肺。方用雷氏清涼滌暑法。
雷氏清涼滌暑法
滑石(水飛)生甘草 通草 青蒿 白扁豆 連翹(去心) 白茯苓 西瓜翠衣本證為暑濕之邪郁遏肺衛,病在上焦,故以輕清之劑清透邪熱,並兼以滲利濕邪。本方用青蒿、連翹,質輕以走表,性涼以清熱,輕清宣透上焦肺衛暑熱。酉瓜翠衣清熱滌暑,扁豆化濕和中,滑石、甘草、通草、茯苓淡滲利濕清熱。臨床運用尚可加杏仁、瓜萎皮以宣肺止咳。若嘔吐甚者可加竹茹,若泄瀉較甚者可加冬瓜皮。
二、暑穢
夏季因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致猝然悶亂、煩躁的病證,稱為暑穢。暑穢俗稱"發痧",實亦中暑壹類的病證。
證候 頭痛而脹,胸脘痞悶,煩躁嘔惡,膚熱有汗,甚則神昏耳聾。
分析 夏季多雨,天暑下逼,地濕上蒸,暑濕合邪,更兼穢濁之氣交混,若起居不慎,飲食不節,即可感受其氣而發本病。暑濕穢濁交阻於內,困阻氣機則胸烷痞悶煩躁嘔惡。暑濕郁蒸則膚熱有汗,但熱不甚,汗亦不暢。穢濁之氣阻遏清陽則頭痛且脹,穢濁蒙蔽清竅則可出現耳聾、神昏,此與熱陷心包之神昏而見舌謇肢厥,灼熱舌絳者顯然不同。本證暑熱重者。苔多黃膩,且有心煩口渴;偏於濕濁重者,則舌苔白膩而口不渴。
治療 芳香辟穢,化濕滌濁。方用藿香正氣散、通關散、玉樞丹。
藿香正氣散
藿香 蘇葉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白術(土炒)半夏曲 陳皮 厚樸(姜制) 桔梗 炙甘草
通關散
豬牙皂 細辛
玉樞丹(又名紫金錠)
山慈菇 五倍子 千金子霜 紅芽大戟 朱砂 雄黃 麝香
本證為暑濕穢濁郁閉於裏,故以藿香正氣散芳香辟穢,化濕滌濁。
若暑熱偏盛者,本方可去白芷、白術、半夏曲、陳皮、厚樸等溫燥之品,酌加青蒿、佩蘭、荷葉、西瓜翠衣之類。
若感穢濁太盛而蒙蔽清竅見神昏者,可先用通關散吹鼻取嚏,並服玉樞丹芳香滌濁,辟穢開竅。
出處:/s/blog_438ad9c80100d6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