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佛法中的八識和阿摩羅識指的是什麽

佛法中的八識和阿摩羅識指的是什麽

八識是佛家唯識宗創始人對人類心理活動抽象出來的壹種理論上的認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觸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動的感官,第六識就是在前五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心理活動,故稱之為意,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由前六識與外在物質溝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識,第八識則是在前七識循環往復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習氣、習慣,這些習氣習慣潛藏人心靈深處,不斷地不覺察地影響人的生活與工作。

唯識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諸種認識活動的佛教用語。所謂八識:第壹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七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阿摩羅識”意譯為“清凈識”、“無垢識”,或稱真如心、自性清凈心、凈菩提心(菩提即覺悟之意)、實相心、佛性等。梵語amala-vijn~a^na。即第九識。又作阿末羅識、庵摩羅識、唵摩羅識、庵摩羅識。意譯無垢識、清凈識、如來識。此識為真諦系之攝論宗所立。人心之本來面目乃遠離迷惑而本自清凈,故攝論宗認為轉阿賴耶識之迷而回歸覺悟之清凈階位,即阿摩羅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