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理論基本觀點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
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基本觀點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壹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華生: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只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就可以通過控制環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班杜拉: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學習而習得新行為。觀察學習不同於模仿。因為模仿只是學習者對榜樣行為的簡單復制,而觀察學習則是通過觀察從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中獲取信息。
早期行為主義理論:
1913至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
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