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裏選的是第壹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誇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清酒”,“玉盤珍羞”,仿佛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壹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顯然化用了這壹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麽,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麽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壹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壹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麽希望像姜太公壹樣,八十歲遇周文王,壹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於當世。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於詩人心中,他終於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詩的結尾,在沈郁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
這首詩充滿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情誌,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誌,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壹篇辭賦文章壹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後又不容於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誌。
《行路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說:“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南朝詩人鮑照就寫過《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中有些詩是傳世的佳篇。李白的這首舊題樂府詩,繼承了鮑照的藝術傳統,抒發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憤激之情,並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全詩可分三層,每層四句。第壹層,詩人面對“金美酒”、“玉盤珍羞”這樣精美的食饌,卻因心中充滿著難以排解的煩惱,“停杯投箸”,無法下咽,他“拔劍擊柱”(諸本均作“四顧”,壹作“擊柱”,誤)心意茫然。“停杯”二句,自鮑照《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化出,卻有青勝於藍之妙。“停杯投箸”比“對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長嘆息”更能深沈地表現無所適從之感,與下文“多岐路”遙相呼應。第二層緊承上層詩意,對“行路難”作正面描寫,寫出“四顧茫然”的政治原因。前二句,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進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明人朱諫說:“黃河與太行,水陸之要沖,天下之達道也。將欲渡黃河與?則冰塞而不可渡;將欲登太行與?則雪滿而不可登。”(《李詩選註》卷二)確實,本詩以水陸之道途難行喻奸佞當道,世路艱難,寓意很清楚。後二句,用兩則典故借著歷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實,表達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的願望。“閑來”句,用姜尚典,姜尚未遇周文王以前曾在渭水濱溪垂釣,事見《水經註》卷十七;“忽復”句,用伊尹典,據《宋書·符瑞誌上》載:伊尹未遇商湯以前曾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經過,後來被商湯重用。姜尚、伊尹巧遇明主,固然給詩人迷茫的心田註進希望之光,但當他的思路壹回到現實人生中來,又感到世道多艱,心緒茫然,因而連用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行路難”,節奏短促,聲調低抑,唱出無窮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聲,回應上文“擊柱心茫然”的詩句。畢竟詩人對未來還存有壹線希望,因此,最後二句筆鋒壹轉,括宗的話,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終有壹天能乘風破浪,沖開險阻,遠渡滄海,實現自己宏大的理想。《唐宋詩醇》以為本詩“尚未決誌於去也”,因而推斷它作於“被放之初”,即是天寶三年初離長安之時。細繹全詩思路,這種說法是合乎情理的。
本詩篇幅雖然不長,卻具有長詩氣勢即跳蕩、波瀾起伏的特色。經過巧妙的藝術構思,詩人將自己的失望和希望,抑郁和奮發,急遽地叠相交替、變換,再間以長短句,適當運用感嘆詞,恰到好處地反映了詩人情感叠變的心理歷程,他的苦悶、迷惘、憤慨與充滿信心、執著追求交織起來的復雜心態。
(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