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叫電子音樂?

什麽叫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制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壹般而言,可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制作的聲音來區別。

使用電子機械制造聲音的設備有電傳簧風琴、漢門式電風琴與電吉他;而純粹的電子聲音制造設備則有特雷門、聲音合成器與電腦。

電子音樂壹度幾乎完全與西方,特別是歐洲的藝術音樂連結,但自從1960年代晚期以後,因為摩爾定律造就了可負擔得起的音樂科技,意味著使用電子方式制作音樂變的越來越在各國不同區域流行的領域普及與發揚起來。今日的電子音樂包含各式各樣以及範圍從實驗藝術音樂到流行形式如電子舞曲。

擴展資料

發展

1960年代,這是個電子音樂多產的年代——不只在學術界,獨立藝術家們也是如此,那是因為合成器技術變得更加容易操作。在這段期間,壹個強而有力的作曲家與音樂家社群建立並茁壯,致力於創造新聲音與新樂器。

1960年見證了盧寧為小提琴與錄音帶而作的《滴水嘴獸》(Gargoyles),以及史托克豪森為電子聲音、鋼琴與敲擊樂器而作的《接觸》首演。該作品存在兩個版本——其中壹個是4頻道錄音帶;另壹個則是人群表演的錄音帶。

“在《接觸》裏,史托克豪森放棄基於線性發展與戲劇性高潮的傳統音樂型式。他稱這種新方法為‘瞬間型式’(moment form),類似20世紀早期發展出來的電影剪接技術。”

第壹個此類合成器是布奇拉,出現於1963年,是具體音樂作曲家莫頓·蘇柏尼克的壹個先導性產品。

特雷門從1920年代起就有人使用,但它獲得高度歡迎則是始於1950年代被用在科幻電影的原聲帶音樂(例如伯納德·赫爾曼為《地球停轉之日》經典的譜曲)。

在此時期的英國,BBC播音工作室(1958年建立)逐漸成為全世界最具生產力且廣為人知的電子音樂錄音室,這得歸功於他們為BBC科幻系列節目《超時空博士》所作的大量貢獻。

當時壹位最具影響力的英國電子藝術家是該工作室員工戴莉亞·德比夏,她以1963年為具象征性的《超時空博士》主題曲實踐電子音樂而聞名,該主題曲由朗·葛雷納作曲。

1961年,約瑟夫·塔爾在希伯來大學建立了“以色列電子音樂中心”,而1962年休·勒·凱恩抵達耶路撒冷並將他的“創新帶式錄音機”安裝於此。

後來到了1990年代,塔爾與舒洛莫·馬凱爾博士(Dr. Shlomo Markel)***同帶領壹個與以色列理工學院及福斯汽車基金會(VolkswagenStiftung)的合作研究計劃(Talmark),致力發展壹套電子音樂的樂譜系統。

米爾頓·巴比特使用合成器創作他的第壹部電子作品——《為合成器作曲》(1961年),過程中使用了位於哥倫比亞-普林斯頓電子音樂中心的RCA合成器。

對巴比特而言,有3個理由讓他覺得RCA合成器實現了夢想。第壹,精準控制每壹個音樂元素的能力。第二,原本需要耗費時間以實踐精心創作,現在卻能以簡單實用的方式達成。第三,問題不再是“人類表演者的極限是什麽?”而是“人類聽覺的極限是什麽?”

有些合作案也跨越了海洋與大陸。1961年,尤薩切夫斯基邀請瓦雷茲到哥倫比亞-普林斯頓錄音室(CPEMC)。在抵達後,瓦雷茲著手進行作品《沙漠》的修訂版,由馬利歐·大衛多夫斯基及畢倫·阿瑞爾協助。

發生在CPEMC及其他地方的熱烈活動,鼓舞了莫頓·薩博尼克,便在1963年與寶琳·奧利維洛、雷蒙·仙德(Ramon Sender)、安東尼·馬丁(Anthony Martin)、特裏·賴利等人***同創建了舊金山帶式音樂中心。

賴利在加錄到原帶的作品《彎曲大氣中的彩虹》(1967年)中采用了各式各樣的電子鍵盤樂器,全部由作曲家即興演奏。

之後,該中心遷移至米爾斯學院,由寶琳·奧利維洛指導,如今稱為“當代音樂中心”。

在同時期的舊金山,作曲家史丹·夏夫(Stan Shaff)以及設備設計師道格·麥易群(Doug McEachern)在舊金山州立學院發表了第壹場“Audium”音樂會(1962年)。

隨後又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創作了另壹件作品(1963年),可以設想它是即時地在空間中控制聲音的流動。***有12具喇叭環繞著聽眾,另有4具喇叭被裝置在上方壹個旋轉的、看似可移動的結構內。

在次年(1964年)於SFMOMA的壹次表演中,《舊金山紀事報》音樂評論家阿爾弗列德·弗蘭肯史坦因(Alfred Frankenstein)如此評論:“立體聲音連續體的可能性難得被廣泛地探索出來”。1967年,第壹座Audium劇場,也就是“立體聲音連續體”開幕,每周舉辦表演直到1970年為止。

1975年,由國家藝術基金出資成立壹個新的Audium劇場,由地板至天花板都是為立體聲音創作與表演而設計。“相形之下,有壹些作曲家借由設置在表演空間內的多具喇叭,切換或篩選各音源來操作立體聲音。

在這個方法中,空間操作的組成取決於各喇叭的位置,通常利用了場域的聲學特性。範例有瓦雷茲的作品《電子音詩》(於1958年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飛利浦展示館表演的錄音帶音樂)以及史丹利·夏夫(原文如此)目前仍活耀於舊金山的Audium設施。”

經由每周壹次的固定節目(在40年內已超過4,500場),夏夫“雕塑”聲音,透過176具喇叭表演如今已數字化的立體作品。

全尺寸穆格調諧合成器的壹個知名使用案例是溫蒂·卡洛斯的《接電巴哈》專輯,它觸發了合成器音樂的狂熱。

皮特羅·葛羅西是意大利的電腦作曲與帶式音樂先鋒,他首先於60年代早期實驗電子技術。葛羅西曾經是個大提琴演奏家以及作曲家,於1917年在威尼斯出生。他於1963年成立了佛羅倫斯音韻音樂工作室(意大利語:Studio de Fonologia Musicale di Firenze,縮寫S 2F M),以實驗電子聲音及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