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的湖泊——裏海,位於歐亞大陸之間,它的西南面和南面為高加索山脈和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連綿雪峰環繞,其他三面則是坦蕩遼闊的平原。裏海是我國的稱呼,它的譯名應為卡斯皮海,得名於古代居住在高加索東部的壹個部落——卡斯皮人。
人們稱裏海為“海”,不僅是由於它具有壹些海的特征,如面積大、水深、常有狂風巨浪、動植物與海洋相近等,而且也由於它過去確實是海洋的壹部分。大約在幾百萬年以前,裏海是與黑海和地中海相通的,以後由於地殼運動,這裏的海陸範圍曾多次發生變化,裏海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壹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萬1千多年。在地理學上,這壹類湖泊被稱為“海邊湖”。
裏海的輪廓略呈“S”形,南北延伸,長1200公裏,平均寬320公裏,湖岸線總長7000公裏,面積廣達371萬平方公裏,這相當於世界第二大湖——蘇必利爾湖面積的4.5倍,比北美洲五大湖總面積還大51%左右。水域的深度自北向南遞增,北部水深壹般只有4-8米,中部深至170-788米,而南部的最大深度達1025米。整個裏海的平均深度為184米,總貯水量7.6萬立方公裏。
裏海水位的變化無常是罕見的,有史以來,水位的升降幅度就達16米之多,從而使裏海的面積也變化不定。造成水位變化的原因有氣候的變遷,地殼的變動,人為的破壞。近代,人們在裏海最大進水來源的伏爾加河流域修建了壹系列水利工程,使得從伏爾加河流入裏海的水量每年減少50立方公裏。裏海的水量收支不平衡,每年減少231立方公裏,水面下降6-7厘米。有人估算,若不采取措施,到2000年,裏海的水位可能要比現在下降2米,面積縮減數萬平方公裏,這將對裏海的生態帶來嚴重問題,在經濟上造成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