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壹個印書作坊裏有壹個名叫畢A的刻字工人,由於日夜操勞,他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繭,每當他在木板上雕刻字的時候,總是嘆氣:“唉,要是這些字可以重復利用多好啊!”同事們聽了都紛紛嘲笑他:“哪有這樣的好事!好好幹活吧,別異想天開了!”
但畢A不甘心,他想起了小時候在泥巴上寫字時的情景,泥巴幹了,字跡就清晰了,但時間壹長,泥巴就會出現裂痕,字跡也會逐漸模糊。要怎麽辦才好呢?畢A成天都思索這個問題。
壹天,畢A看到妻子正在用瓦罐澆水,他靈機壹動:“瓦罐不就是由泥巴燒制而成的嗎?”於是,他便向陶瓷工人學習燒制陶瓷,學會了這壹技巧後,他又將字刻在泥巴上,經過燒制之後,字跡特別清晰。但這些字還是連在壹起的,於是,畢A又將字雕刻成壹塊壹塊的,燒成磚後放在壹個小木框內進行排版。但這些字是活動的,很容易松動,不方便印刷。於是,他又向人請教。在別人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他在木框內澆上松脂和蠟,這樣每壹塊字就牢牢地靠在了壹起,之間也沒有縫隙。把書印刷完後,如果不再使用了,只需要輕輕敲打,壹塊塊的字就會分離,這樣就可以反復使用。這就是畢A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它大大減少了工人的勞動量,而且節省了資源。
畢A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在1000多年前是壹項很了不起的發明,從此以後很多書籍被大量印刷,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
畢A不顧別人的嘲笑,堅持自己的想法,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當妳被別人嘲笑時,也會像畢A壹樣堅持不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