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影響因子12.121:
近幾年穩居多學科科學的前五名:
近三年中國學者在其上發表了3639篇論文,僅次於美國的8112篇,德國以2840篇排第三。在作者所在單位排名中,中國科學院排第二位,僅次於加州大學系統:
不過作為nature旗下相對好發的子刊,所以總是被認為比較“水”,該雜誌也被低估。那不是這個雜誌的問題,那是因為nature旗下子刊都太強了。但是,就這影響因子,那也絕對不是妳我想發就能發的。看不起這個雜誌的人,我倒是想知道得有多NB?在北航,發壹篇NC也是要登校網站首頁的。我要是能發壹篇估計半夜做夢都會笑醒。
總結,NC是個很好的,壹般人“高攀不起”的雜誌。妳要是發壹篇,我得恭喜妳。
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期刊,也不要因為壹個著名科學家的評論就下結論。我也曾經發過壹篇文章在這個期刊,審稿還是很嚴格的。我們的文章第壹次投給了Nature,被拒然後被推薦到這個期刊上,經過修改最後發表了。現在這篇文章,每年引用次數都在40次以上。
國外的出版社,基本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這是壹個商業行為。如果定位的不好,肯定會被市場淘汰。
現在看來,這個期刊發展的很好,大家也是以能在這個期刊上發表壹篇論文感到榮耀的。根據ijournal上的信息,影響因子已經攀升到了12分,而且也很穩。2019年的發文量也在5400篇,其中中國作者貢獻了1/5。這個期刊的APC費用是$5700,真的是挺高的。所以,這個期刊,僅靠APC,每年就可以收到3000萬美元,但其實運營壹個期刊,不需要幾個固定人員,可以感覺到辦好壹個期刊,利潤率有多高了吧。
無論妳喜歡還是討厭它,它都在那裏,不悲不喜。
天坑專業,自己開體系發過幾篇比NC好壹點點的文章,應該勉強有那麽壹點點資格說壹說這個期刊,望各位發過NC的大神勿噴。
首先,根據對身邊人情況的了解,NC從來不是第壹選擇。例如材料領域,覺得水平還不錯,都是先去試壹下AM,被拒了才可能會去嘗試NC;化學領域,第壹反應可能是JACS,被拒了會去嘗試Angew,或者再是NC。
其次,審稿周期偏長,這壹點見仁見智,不同水平的工作時間肯定不壹樣,但是普遍周期長。
第三,版面費,這壹點就不說太多了,畢竟是OA期刊
當然了,NC還是我們日常會跟蹤的期刊,總體水平還是很高的,裏面也有不少NCS被拒,但是送審的高水平工作,畢竟能送審就已經贏了大部分人了。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英國nature集團旗下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壹個僅在網上出版的綜合類雜誌,專門發表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各領域的高質量研究論文。
nature communication和其他著名雜誌宣稱凡是沒有弄虛作假的文章都可以在上面發表,所以收到大量參差不齊的投稿,國內某些機構、部委也將發表在這樣刊物上的論文計算在有關統計中。當然,投稿量是投稿量,發表是發表,能夠在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論文,絕對是相當牛叉的,估計怎麽著也是教授級的吧。
專門收割中國人科研經費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