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記國外葡萄酒酒名
要知道對大多數亞洲人來說,英語都是壹門外語,而“葡萄酒語”比英語復雜多了,比如單是要記住不是讀 pee-nut noh-er ,而是讀 pee-noh nwah (Pinot Noir),或 ree-oh-jah 應讀成 ree-oh-ha (Rioja),都極具挑戰性。 對於亞洲人來說,要成為葡萄酒愛好者,遇到的第壹個門檻可能就是語言。學會用葡萄酒的獨特語言,辨識來自不同產區不同酒莊的葡萄酒,並且準確地形容它們,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 對於母語既不是英語又不是其他歐洲語言的亞洲葡萄酒愛好者,葡萄酒語簡直像壹門外星語言了。當波爾多紅葡萄酒被形容為黑醋栗或雪松子味道時,妳對它們的印象空白壹片,但卻要緊記那些以潦草筆跡寫著的名稱以及每個描述的拼寫,這樣才能通過WSET(Wine & Spirits Education Trust)考試。比如壹本介紹葡萄酒的書籍形容Merlot(梅洛)具有聖誕蛋糕的香味,這讓我們頭腦壹片空白:“聖誕蛋糕”是什麽味?那不是有很多種嗎?又比如Brioche用於形容陳年香檳,可能住在亞洲大城市的人會熟悉它的味道,但有些人則可能從未體驗過法式面包的美妙。 即使描述的東西非常直接,譬如酒體和單寧等,亦可能是壹種挑戰。香氣、口感、長度、強度和復雜性是常見的考慮因素,但我們平時很少會用重量來形容含酒精的飲料。因此,除非從壹開始就輔以實例說明,否則僅如“酒體豐滿的白葡萄酒”就很難讓人理解。 形容單寧含量也經常很含混,而且需要區分不同的地區以及其飲食文化小心解釋。在整個亞洲地區,人們對單寧的接受程度差異很大。既有熱愛並且接受苦味的中國北方人和韓國人,亦有那些吃飯時不喜歡有苦味食物的人。習慣和飲食文化,以及壹個地區食物文化的演變影響著亞洲葡萄酒愛好者對單寧的看法:壹個偏愛苦茶、人參和根莖類蔬菜的亞洲人,可能認為年輕的Borolo或年輕的波爾多紅葡萄酒的單寧含量十分溫和、順口;而另壹個亞洲人則可能認為單寧含量太高,把它形容為苦澀。 如今市面上有大量翻譯成各種亞洲語言的葡萄酒書籍,尤以中文居多。然而,由於tannin (單寧)、full body (酒體豐滿)、finesse(細膩)等許多有關質量描述的詞匯,在許多亞洲語言中都不存在,所以這些翻譯都不盡準確。我們可能需用上數個單詞、句子來解釋,有時使用比喻來描述微妙差別。許多亞洲文化解決此問題的壹種方法,就是使用拼音來翻譯葡萄酒術語。 在亞洲學習(及教授)葡萄酒知識,我們還需要克服另壹個障礙,就是缺乏本地的參照點。到目前為止,亞洲的大部分葡萄酒教育都著重背誦酒名、術語、地名和對葡萄酒的描述,而這些卻與本地文化毫不相關。要克服這樣的障礙,我們何不做壹些大膽的嘗試:譬如勃根第北部出產的Chablis(夏布利)口感清脆,我們何不把它聯想為裙帶菜?或者,澳洲的Grenache(歌海娜)又可否喚起印度香料garam masale(加萊姆馬薩拉)的記憶呢?亞洲美食的味道豐富多樣,背後蘊藏著充足的詞匯,用這些來形容葡萄酒的各種味道和口感或許是壹個不錯的辦法。 在亞洲進行與葡萄酒有關的溝通時要留意的其中壹個範疇,就是口感的重要性。這是我在過去兩年間為了撰寫《Asian Palate》壹書,對多姿多彩的亞洲美食進行研究和探索時發現的。在許多亞洲佳肴中,口感對所有最珍貴的食材都是極為重要的,如鮑魚、魚翅、燕窩、吞拿魚腩和海參等,它們本身並沒有多麽明顯的香氣,卻因其獨特的口感而被奉為佳品。同樣,葡萄酒的口感亦是評價和欣賞葡萄酒的壹個重要元素,口感細致的成熟紅葡萄酒,尤其受亞洲各地的資深葡萄酒愛好者喜歡。 隨著越來越多亞洲人喜愛並追捧葡萄酒,葡萄酒的語言看起來真的需要變革了。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地名和葡萄酒術語,卻能為葡萄酒的描述和溝通創造更多參照點。畢竟,把葡萄酒與壹些真實、具體、可用言語形容的東西聯系,方能盡情享受葡萄酒之樂。而要把葡萄酒融入我們生活文化的第壹步,就是在葡萄酒語言中加入亞洲人的觀點和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