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別麥冬、山麥冬?
麥冬和山麥冬的識別 麥冬也叫麥門冬,是中醫常用的清熱養陰潤燥藥,適用治療陰虛內熱、肺燥幹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癥。中醫處方中的“ 二冬”指的就是天冬與麥冬這兩味藥. 正品麥冬因產地的不同可稱為綿麥冬、川麥冬和杭麥冬等,綿麥冬產於四川的綿陽等地,抗麥冬產於浙江、杭州、寧波等地,川麥冬則產於四川。 抗麥冬藥材呈紡錘形,兩端鈍尖,中部肥滿,直徑為4--6mm。外表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半透明,有的可見須根。幹燥的質地堅硬而未幹透的 質地柔韌。折斷面角質狀黃白色,中心有細小的木心。氣微香,味微甜嚼之有粘性。 川麥冬藥材與抗麥冬相似,但個體較短粗,其外表面乳白色或類黃白色且有光澤,質堅硬,味淡香氣較小,無粘性。川麥冬與抗麥冬相比其質量略差,但川麥冬的產量較大是現較常見的品種。 湖北麥冬藥材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2--3cm直徑04--0.7cm。表面淡黃色至棕黃色,具有不規則的皺紋。質柔韌,幹後質硬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至棕黃色,角質樣,中柱細小。氣微,味甜。嚼之發粘。 短葶山麥冬與湖北麥冬相比則稍扁,長2.5--5cm,直徑03.--0.8cm,具粗縱紋。味甘,微苦。 另外在商品中有多種土麥冬或稱為山麥冬的植物塊根很易與正品麥冬和正品山麥冬相混淆。據資料記載以土麥冬、禾葉土麥冬和闊葉土麥冬為常見 這些土麥冬與麥冬相比壹般顏色略深,形大而幹癟,質量較次。為了便於大家 購下面就介紹各自的特點。 土麥冬主要分布於華北、華東、華中、陜西等地,野生或栽培,其塊根為兩端鈍尖的紡錘形,長為1.5--3.5cm,最粗的地方直徑為3--5mm,略彎曲。外表面有粗縱皺紋,呈淡黃色或黃棕色,質柔韌,纖維性較強,斷面蠟質樣。 大麥冬(闊葉山麥冬),主產於華東各省,南京的民間醫生大量采用。其塊根呈長圓柱形,形較大,最長的可達5cm,中部最粗的直徑在0.5--1.5cm兩端鈍圓,微彎曲,兩端有木心露出。表面多見寬大縱槽紋及皺紋,呈土黃色至暗黃色,不透明,幹燥品質地堅硬而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角質狀,可見細小淡黃色木心,有時木心中空。氣微,味甜,嚼之微有粘性。 禾葉土麥冬也叫禾葉山麥冬。主產於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其塊根也作土麥冬藥用。 在商品中還有壹種叫“ 竹葉麥冬”的植物塊根,其原植物是禾本科淡竹葉。也有稱它為淡竹麥冬、土麥冬、野麥冬等名稱的。它之所以叫“ 竹葉麥冬”是因為其塊根似麥冬其葉似竹葉。“ 竹葉麥冬”不是正品藥用麥冬,也不是土麥冬,不能與麥冬和土麥冬混用。其幹燥品與麥冬相比為瘦弱而彎曲,長為2--4.5cm,直徑為2--5cm,外表面有較深陷的溝槽或細縱皺紋,呈黃白色至灰黃色。質地堅硬而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半透明角質狀,或白色呈粉性。中柱硬而細小。氣微,味淡,久嚼之有粘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