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曲由兩個主題交替反復而成。第壹主題就是前述的那首優雅的民謠曲調,雖由二拍與三拍混合作成,但毫無雕琢的痕跡(片段1)。在幽靜的切分音過門後,引出第二主題,這壹曲調的感情較為激昂,鋼琴伴奏以固執的同壹音型連續著,卻並不給人以單調的感覺(片段2)。此後又回到高八度的第壹主題,後來又反復第二主題,但存在變化。 樂曲的結尾是第壹主題的片斷,有如痛苦的啜泣。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創作的D 大調《第壹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是這部作品中最動人的樂章。主題采用俄羅斯民歌《凡尼亞坐在沙發上》。這首民歌是1869 年作者在基輔附近卡明卡他妹妹的莊園裏聽泥瓦匠唱的歌。記錄後,立即配上和聲,收入改編為鋼琴二重奏的《俄羅斯民歌五十首》內。兩年後,他寫《第壹弦樂四重奏》時,就很自然地運用了這個感人肺腑的曲調。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為人們熟悉與喜愛的作品之壹。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聽這壹樂章時,曾為它流下眼淚,只是因為它很感人。並說通過這壹作品使他“接觸到忍受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鮑恩和巴爾巴拉在《摯愛的朋友》壹書中說:“《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詞,正如亨德爾的《廣板》壹樣,世人有時簡直忘了作者還寫過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