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地理方面的問題

地理方面的問題

恒星

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其次是半人馬座比鄰星,它發出的光到達地球需要4.22年,晴朗無月的夜晚,在壹定的地點壹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 3,000多顆恒星。借助於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估計銀河系中的恒星大約有壹、二千億顆。恒星並非不動,只是因為離開我們實在太遠,不借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認為是固定不動的星體,叫作恒星。

測定恒星距離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視差法,先測得地球軌道半長徑在恒星處的張角(叫作周年視差),再經過簡單的運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離。這是測定距離最直接的方法。但對大多數恒星說來,這個張角太小,無法測準。所以測定恒星距離常使用壹些間接的方法,如分光視差法、星團視差法、統計視差法以及由造父變星的周光關系確定視差,等等(見天體的距離)。這些間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視差法為基礎的。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來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測出的星等叫視星等;歸算到離地球10秒差距處的星等叫絕對星等。使用對不同波段敏感的檢測元件所測得的同壹恒星的星等,壹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統之壹是U(紫外)B(藍)、V(黃)三色系統(見測光系統'" class=link>測光系統);B和V分別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視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數。太陽的V=-26.74等,絕對目視星等M=+4.83等,色指數B-V=0.63,U-B=0.12。由色指數可以確定色溫度。

恒星表面的溫度壹般用有效溫度來表示,它等於有相同直徑、相同總輻射的絕對黑體的溫度。恒星的光譜能量分布與有效溫度有關,由此可以定出O、B、A、F、G、K、M等光譜型(也可以叫作溫度型)溫度相同的恒星,體積越大,總輻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絕對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級可以分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稱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亞巨星、主序星(或矮星)、亞矮星、白矮星。太陽的光譜型為G2V,顏色偏黃,有效溫度約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數平均為零,溫度約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溫度由早O型的幾萬度到晚M型的幾千度,差別很大。

恒星的真直徑可以根據恒星的視直徑(角直徑)和距離計算出來。常用的幹涉儀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測出小到0001的恒星的角直徑,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測準,加上測量距離的誤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徑可靠的不多。根據食雙星兼分光雙星的軌道資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徑。對有些恒星,也可根據絕對星等和有效溫度來推算其真直徑。用各種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徑,有的小到幾公裏量級,有的大到10公裏以上。

只有特殊的雙星系統才能測出質量來,壹般恒星的質量只能根據質光關系等方法進行估算。已測出的恒星質量大約介於太陽質量的百分之幾到120倍之間,但大多數恒星的質量在0.1~10個太陽質量之間恒星的密度可以根據直徑和質量求出,密度的量級大約介於10克/厘米(紅超巨星)到 10~10克/厘米(中子星)之間。

恒星表面的大氣壓和電子壓可通過光譜分析來確定。元素的中性與電離譜線的強度比,不僅同溫度和元素的豐度有關,也同電子壓力密切相關。電子壓與氣體壓之間存在著固定的關系,二者都取決於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因而同恒星的光度也有密切的關系(見恒星大氣理論)。

根據恒星光譜中譜線的塞曼分裂(見塞曼效應)或壹定波段內連續譜的圓偏振情況,可以測定恒星的磁場。太陽表面的普遍磁場很弱,僅約1~2高斯,有些恒星的磁場則很強,能達數萬高斯。白矮星和中子星具有更強的磁場。

化學組成 與在地面實驗室進行光譜分析壹樣,我們對恒星的光譜也可以進行分析,借以確定恒星大氣中形成各種譜線的元素的含量,當然情況要比地面上壹般光譜分析復雜得多。多年來的實測結果表明,正常恒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太陽大氣差不多。按質量計算,氫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矽、鎂、鐵、硫等。但也有壹部分恒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太陽大氣不同,例如沃爾夫-拉葉星,就有含碳豐富和含氮豐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屬線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幹金屬元素和超鈾元素的譜線顯得特別強。但是,這能否歸結為某些元素含量較多,還是壹個問題。

理論分析表明,在演化過程中,恒星內部的化學組成會隨著熱核反應過程的改變而逐漸改變,重元素的含量會越來越多,然而恒星大氣中的化學組成壹般卻是變化較小的。

物理特性的變化 觀測發現,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譜和磁場等物理特性都隨時間的推移發生周期的、半規則的或無規則的變化。這種恒星叫作變星。變星分為兩大類:壹類是由於幾個天體間的幾何位置發生變化或恒星自身的幾何形狀特殊等原因而造成的幾何變星;壹類是由於恒星自身內部的物理過程而造成的物理變星。

幾何變星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兩個恒星互相繞轉(有時還有氣環或氣盤參與)因而發生變光現象的食變星(即食雙星)。根據光強度隨時間改變的“光變曲線”,可將它們分為大陵五型、天琴座β(漸臺二)型和大熊座W型三種幾何變星中還包括橢球變星(因自身為橢球形,亮度的變化是由於自轉時觀測者所見發光面積的變化而造成的)、星雲變星(位於星雲之中或之後的壹些恒星,因星雲移動,吸光率改變而形成亮度變化)等。可用傾斜轉子模型解釋的磁變星,也應歸入幾何變星之列。

物理變星,按變光的物理機制,主要分為脈動變星和爆發變星兩類。脈動變星的變光原因是:恒星在經過漫長的主星序階段以後(見赫羅圖),自身的大氣層發生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膨脹和收縮,從而引起脈動性的光度變化。理論計算表明脈動周期與恒星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那些重復周期為幾百乃至幾千天的晚型不規則變星、半規則變星和長周期變星都是體積巨大而密度很小的晚型巨星或超巨星周期約在1~50天之間的經典造父變星和周期約在,0.05~1.5天之間的天琴座RR型變星(又叫星團變星),是兩種最重要的脈動變星。觀測表明,前者的絕對星等隨周期增長而變小(這是與密度和周期的關系相適應的),因而可以通過精確測定它們的變光周期來推求它們自身以及它們所在的恒星集團的距離,所以造父變星又有宇宙中的“燈塔”或“量天尺”之稱。天琴座RR型變星也有量天尺的作用。

還有壹些周期短於0.3天的脈動變星 (包括'" class=link>盾牌座型變星、船帆座AI型變星和型變星'" class=link>仙王座型變星等),它們的大氣分成若幹層,各層都以不同的周期和形式進行脈動,因而,其光度變化規律是幾種周期變化的叠合,光變曲線的形狀變化很大,光變同視向速度曲線的關系也有差異。盾牌座δ型變星和船帆座AI型變星可能是質量較小、密度較大的恒星,仙王座β型變星屬於高溫巨星或亞巨星壹類。

爆發變星按爆發規模可分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類新星和耀星等幾類。超新星的亮度會在很短期間內增大數億倍,然後在數月到壹、二年內變得非常暗弱。目前多數人認為這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現象。超新星的外部殼層以每秒鐘數千乃至上萬公裏的速度向外膨脹,形成壹個逐漸擴大而稀薄的星雲;內部則因極度壓縮而形成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之類的天體。最著名的銀河超新星是中國宋代(公元1054年)在金牛座發現的“天關客星”。現在可在該處看到著名的蟹狀星雲,其中心有壹顆周期約33毫秒的脈沖星。壹般認為,脈沖星就是快速自轉的中子星。

新星在可見光波段的光度在幾天內會突然增強大約9個星等或更多,然後在若幹年內逐漸恢復原狀。1975年8 月在天鵝座發現的新星是迄今已知的光變幅度最大的壹顆。光譜觀測表明,新星的氣殼以每秒500~2,000公裏的速度向外膨脹。壹般認為,新星爆發只是殼層的爆發,質量損失僅占總質量的千分之壹左右,因此不足以使恒星發生質變。有些爆發變星會再次作相當規模的爆發,稱為再發新星。

矮新星和類新星變星的光度變化情況與新星類似,但變幅僅為2~6個星等,發亮周期也短得多。它們多是雙星中的子星之壹,因而不少人的看法傾向於,這壹類變星的爆發是由雙星中某種物質的吸積過程引起的。

耀星是壹些光度在數秒到數分鐘間突然增亮而又很快回復原狀的壹些很不規則的快變星。它們被認為是壹些低溫的主序前星。

還有壹種北冕座 R型變星,它們的光度與新星相反,會很快地突然變暗幾個星等,然後慢慢上升到原來的亮度。觀測表明,它們是壹些含碳量豐富的恒星。大氣中的碳塵埃粒子突然大量增加,致使它們的光度突然變暗,因而也有人把它們叫作碳爆變星。

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和觀測波段的擴大,還發現了射電波段有變化的射電變星和X射線輻射流量變化的X射線變星等。

結構和演化 根據實際觀測和光譜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恒星大氣的基本結構。壹般認為在壹部分恒星中,最外層有壹個類似日冕狀的高溫低密度星冕。它常常與星風有關。有的恒星已在星冕內發現有產生某些發射線的色球層,其內層大氣吸收更內層高溫氣體的連續輻射而形成吸收線。人們有時把這層大氣叫作反變層,而把發射連續譜的高溫層叫作光球。其實,形成恒星光輻射的過程說明,光球這壹層相當厚,其中各個分層均有發射和吸收。光球與反變層不能截然分開。太陽型恒星的光球內,有壹個平均約十分之壹半徑或更厚的對流層。在上主星序恒星和下主星序恒星的內部,對流層的位置很不相同。能量傳輸在光球層內以輻射為主,在對流層內則以對流為主。

對於光球和對流層,我們常常利用根據實際測得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建立起來的模型進行較詳細的研究。我們可以從流體靜力學平衡和熱力學平衡的基本假設出發,建立起若幹關系式,用以求解星體不同區域的壓力、溫度、密度、不透明度、產能率和化學組成等。在恒星的中心,溫度可以高達數百萬度乃至數億度,具體情況視恒星的基本參量和演化階段而定。在那裏,進行著不同的產能反應。壹般認為恒星是由星雲凝縮而成,主星序以前的恒星因溫度不夠高,不能發生熱核反應,只能靠引力收縮來產能。進入主星序之後,中心溫度高達700萬度以上,開始發生氫聚變成氦的熱核反應。這個過程很長,是恒星生命中最長的階段。氫燃燒完畢後,恒星內部收縮,外部膨脹,演變成表面溫度低而體積龐大的紅巨星,並有可能發生脈動。那些內部溫度上升到近億度的恒星,開始發生氦碳循環。在這些演化過程中,恒星的溫度和光度按壹定規律變化,從而在赫羅圖上形成壹定的徑跡。最後,壹部分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炸,氣殼飛走,核心壓縮成中子星壹類的致密星而趨於“死亡”(見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關於恒星內部結構和演化後期的高密階段的情況,主要是根據理論物理推導出來的,這還有待於觀測的證實和改進。關於由熱核反應形成的中微子之謎,理論預言與觀測事實仍相去甚遠。這說明原有的理論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見中微子天文學)。因此,揭開中微子謎,對研究恒星尤其是恒星的內部結構和演化很有幫助

行星

新的行星定義包括以下三點:1,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2,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須和自轉速度平衡使其形狀呈圓球;3,不受到軌道周圍其他物體的影響。壹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裏以上,質量必須在50億億噸以上。

按照這壹定義,目前太陽系內有12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由於新定義的出現,冥王星終於被踢出行星的行列)、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壹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齊娜)的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行星定義委員會稱,不排除將來太陽系中會有更多符合標準的天體被列為行星。目前在天文學家的觀測名單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義的太陽系內天體就有10顆以上。

在新的行星標準之下,行星定義委員會還確定了壹個新的次級定義——“類冥王星”。這是指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圍繞太陽運轉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義的12顆太陽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屬於“類冥王星”。

天文學家認為,“類冥王星”的軌道通常不是規則的圓形,而是偏心率較大的橢圓形。這類行星的來源,很可能與太陽系內其他行星不同。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天文學家還有可能在太陽系邊緣發現更多大天體。未來太陽系的行星名單如果繼續擴大,新增的也將是“類冥王星”。(

行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恒星的天體。壹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壹定的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以至於它的形狀大約是圓球狀,質量不夠的被成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行走壹般。

太陽系內的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人類經過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紀哥白尼建立日心說後才普遍認識到: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行星之壹,而包括地球在內的九大行星則構成了壹個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系——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行星本身壹般不發光,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在主要由恒星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顯的相對移動。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從行星起源於不同形態的物質出發,可以把九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行星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公轉,行星公轉的軌道具有***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三大特點。所謂***面性,是指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壹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們朝同壹方向繞太陽公轉;而近圓性是指它們的軌道和圓相當接近。

在壹些行星的周圍,存在圍繞行星運轉的物質環,由大量小塊物體(如巖石,冰塊等)構成,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稱為行星環。20世紀70年代之前,人們壹直以為唯獨土星有光環,以後相繼發現天王星和木星也有光環,這為研究太陽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衛星是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月亮就是地球的衛星。衛星反射太陽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衛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衛星在大小和質量方面相差懸殊,它們的運動特性也很不壹致。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數目不等的衛星。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分布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這個區域稱之為小行星帶。此外,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彗星,至於飄浮在行星際空間的流星體就更是無法計數了。

盡管太陽系內天體品種很多,但它們都無法和太陽相比。太陽是太陽系光和能量的源泉。也是太陽系中最龐大的天體,其半徑差不多是地球半徑的109倍,或者說是地月距離的1.8倍。太陽的質量比地球大33萬倍,占到太陽系總質量的99.8%,是整個太陽系的質量中心,它以自己強大的引力將太陽系裏的所有天體牢牢控制在其周圍,使它們不離不散,井然有序地繞自己旋轉。同時,太陽又作為壹顆普通的恒星,帶領它的成員,萬古不息地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

(1).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顧名思義,類地行星的許多特性與地球相接近,它們離太陽相對較近,質量和半徑都較小,平均密度則較大。類地行星的表面都有壹層矽酸鹽類巖石組成的堅硬殼層,有著類似地球和月球的各種地貌特征。對於沒有大氣的星球(如水星), 其外貌類似於月球,密布著環形山和溝紋;而對於像有濃密大氣的金星,則其表面地形更像地球。

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後來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壹顆行星.

(2). 帶光環的巨行星和遙遠的遠日行星

木星和土星是行星世界的巨人,稱為巨行星。它們擁有濃密的大氣層,在大氣之下卻並沒有堅實的表面,而是壹片沸騰著的氫組成的"汪洋大海"。所以它們實質上是液態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這三顆遙遠的行星稱為遠日行星,是在望遠鏡發明以後才被發現的。它們擁有主要由分子氫組成的大氣,通常有壹層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類的冰物質覆蓋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堅硬的巖核。

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成為矮行星

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現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以及本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數天的爭吵,冥王星終於“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從此之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壹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壹道被稱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11時通過的新定義,“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行星將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

根據新定義,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壹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從2006年8月24日11起,新的太陽系八行星分別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的天文發現不斷使“九大行星”的傳統觀念受到質疑。天文學家先後發現冥王星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壹些不同之處。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壹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就是壹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

附:1、行星的定義:

a.天體;b.圍繞太陽運轉;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d.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它物體。

符合這壹新定義的包括: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總計八顆。

2、矮行星的定義:

a.天體;b.圍繞太陽運轉;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d.不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它物體;e.不是衛星。

符合這壹定義的包括:

谷神星、冥王星、齊娜,總計三顆。

附資料

谷神星:直徑約950公裏,平均距日距離約4.2億公裏,公轉周期約4.6年。原屬於小行星的範疇。

冥王星:直徑約2400公裏,平均距日距離約59億公裏,公轉周期約248年。冥王星有三顆衛星,卡戎、S/2005 P1、S/2005 P2,後兩顆衛星直徑約50到60公裏,公轉周期為38天和25天。原屬於九大行星的範疇。

齊 娜:天文編號為2003UB313,齊娜是它的昵稱,直徑在2300到2500公裏之間,平均距日距離約160億公裏,公轉周期約560年。2003年新發現的天體,正是由於它的發現,導致太陽系天體類別劃分的爭論。(既然冥王星都是行星,那麽齊娜就應該成為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

關於卡戎:直徑1200公裏,圍繞冥王星旋轉,公轉周期等於冥王星的自轉周期為6.4天。雖然卡戎的直徑比谷神星還要大,但它是冥王星的衛星,所以不屬於矮行星的範圍。

3、太陽系小天體的定義:

a.天體;b.圍繞太陽運轉;c.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的定義。

原來的小行星、彗星等全部歸入太陽系小天體的範疇。

衛星

1.指圍繞行星公轉的星體,如月球繞地球公轉,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2.人造地球衛星的簡稱,用途廣泛.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壹號”,由“長征壹號”運載火箭壹次發射成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裏,最遠點2384公裏,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壹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實現了毛澤東主席提出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它是中國的科學之星,是中國工人階級、解放軍、知識分子***同為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自1957年前蘇聯將世界第壹顆人造衛星送入環地軌道以來,人類已經向浩瀚的宇宙中發射了大量的飛行器。據美國壹個名為“關註科學家聯盟”的組織近日公布的最新全世界衛星數據庫顯示,目前正在環繞地球飛行的***有795顆各類衛星,而其中壹半以上屬於世界上唯壹的超級大國美國,它所擁有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擁有數量的總和,達413顆,軍用衛星更是達到了四分之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