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地緣政治學
又稱“地理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觀點是全球或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它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地區範圍內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是西方國家制定國家政治、軍事戰略和對外政策的壹種理論依據。地緣政治學產生於19世紀末,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在其《政治地理學》壹書中,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發表了“生存空間論”壹文,認為國家就象有機體壹樣有興盛、衰亡的過程,國家的興盛需要有廣闊空間。1917年端典政治地理學家R·謝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緣政治學壹詞。德國的K·豪斯霍弗在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提出德國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間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主張重新分配世界領土,而戰爭是解決生存空間的唯壹途徑等錯誤的地緣政治論點,為德國法西斯的擴張服務,遭到地理學界的擯棄,並因此使地緣政治學壹度聲名狼藉。地緣政治學從其產生到現在形成主要的理論有:1890年美國海軍理論家A·T·馬漢,在其《海權歷史的影響,1660—1783》壹書中提出的“制海權”理論,他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1914年英國地理學家H·J·麥金德提出的“大陸心臟說”,認為誰控制東歐,誰就能統治亞歐大陸心臟,誰控制亞歐大陸地帶,誰就能統治世界島,從而主宰世界。被稱之為“陸權派”,代表作是《歷史的地理樞紐》。40年代,美國國際關系學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邊緣地帶說”,成為“陸權論”的又壹派理論。50年代,美國戰略學家,A·塞維爾斯基根據北極地區處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軍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權”的理論,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S·B·科恩提出了地緣政治戰略區模型。凡此種種地緣政治觀點,都過分突出地理環境中這壹部分或某壹地區的重要性,並誇大為控制了某壹地區就能支配全球,進而要采取相應的戰略以達到他們國家稱霸世界的企圖。這些觀點就連美國《軍事戰略》壹書作者也不得不承認是不現實的。他們說“統治心臟地區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壹樣,統治邊緣地區也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美國《國家間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緣政治學是壹種偽科學,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絕對地位,認為地理決定國家的權力,因而也決定著國家的命運。”但是這些理論對西方國家在制定方針政策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