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諸多外國遊客遠赴千裏來中國,只為了看這壹棵樹,這是為何?

諸多外國遊客遠赴千裏來中國,只為了看這壹棵樹,這是為何?

世界上有很多神奇的動物或者植物,很多動植物由於時間或者空間的原因很難壹見,比如在澳大利亞的鴨嘴獸,它是世界上唯壹壹個卵生哺乳動物,還有袋鼠,考拉等都是澳大利亞本國才有的,但是我國也有壹個神奇的植物,那就是普陀鵝耳栗,它的神奇和獨特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遊客,全世界也只中國的浙江有這壹株,可以想見普陀鵝耳的珍稀和罕見。那麽快來跟我了解壹下普陀鵝耳櫪吧!

在我國,鵝耳櫪的屬是鐵木屬,該種屬植物眾多,其中多分布在亞洲的東部,歐洲,美洲等地。在廣大的中國也只有四種。而最珍貴的普陀鵝耳櫪只在浙江有壹株。每年,植物學家們會各處去尋找珍奇的植物。1930年,我國的壹個植物學家發現了普陀鵝耳櫪,過了兩年,另壹名林學家教授根據它的特性,命名了這個植物,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普陀鵝耳。在這個時候,普陀鵝耳就已經只剩下壹株了。

普陀鵝耳櫪生長在普陀山上,且在壹個寺廟的西側,這顆樹長得十分繁茂,而且樹齡已經達到兩百多年了!普陀鵝耳櫪也因此被記錄在壹本專門記錄少量植物種類的書籍裏,且作為最少的壹種。由於普陀鵝耳櫪的珍稀和罕見,2011年,我國的壹個火箭發射,飛到太空的火箭就運載了獨有的普陀鵝耳,把它的育苗運載到太空做太空育苗的實驗。

那麽為何普陀鵝耳櫪的數量如此稀少呢?這就要提到普陀鵝耳櫪的花粉傳播方式了。我們許多人都知道,花朵或者樹木為了傳播自己的種子,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們知道的比如蒲公英,當蒲公英成熟以後,蒲公英就會把自己的種子暴露在外,風輕輕的壹吹,就會把蒲公英的種子吹到各地去,這樣蒲公英的種子就會隨風到處飄蕩,飄到很遠的地方,蒲公英就完成了下壹次的傳播。

還有的植物由於種子長在樹上,植物們就會把種子進化成鳥類愛吃的樣子,當有鳥類來吃掉種子,再排出體外,種子們堅硬的外殼就會被消化掉,因此鳥類的生殖道也被植物們當成壹種傳播途徑。自然界的大部分的植物們都是按照自然界的生長季節來開花結果。這是因為春夏季節是有著最適宜植物們生長的溫度,水源,或者營養等所需要的物質。但是我們的主角普陀鵝耳櫪卻和許多植物們反其道而行之。它的花粉傳授方式就不壹樣。

普陀鵝耳櫪是雌雄同株,理解成大白話就是說花粉的授粉可以有自己壹棵樹獨立完成。但是有這麽簡單麽?當然沒有。雌、雄花都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開花,果實在每年的9月份左右結出。普陀鵝耳的授粉率很低,因此在自然界是很難自然成活的。1932年以後,人們的去幹預普陀鵝耳的自然生長環境,就是為了保護普陀鵝耳櫪避免因為自然原因而死去。那麽普陀鵝耳的存在有哪些意義?它是中國的壹種特有物種,被譽為大自然界裏熊貓壹樣的植物,是國家珍稀保護植物之壹。

普陀鵝耳對於生長環境有壹定要求,壹般生活在霧氣多,濕度大的地方,在我國,只有南方地區的低山丘陵地帶才能達到這樣的生活條件。而且生長的土壤也壹般偏酸性。南方地區的茶樹的生長環境和普陀鵝耳櫪的生長環境類似,都需要多雲霧,濕度大的氣候,而且終年的均溫差不能大。普陀鵝耳的來歷還有壹個神話故事。

相傳有八個著名的神仙遊歷但普陀山,發現觀音正在這裏打坐,為了讓八位神仙得道,觀音要為他們講經,普陀鵝耳下的種子隨風飄揚,其中壹顆就落到了觀音頭發上,於是這個種子有幸被帶到了普陀寺裏,並成為了唯壹的生存下來的樹。從神話角度來說,這個普陀鵝耳櫪的種子是因為接觸了觀音大士,才能結成壹個大樹,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說,普陀鵝耳櫪的稀少實在是因為它自身的傳授花粉能力不行,不過不用擔心,按照現在的植物技術,我們國家已經有專人把普陀鵝耳櫪培育出超過壹萬株,而且把它繁育在了中國的很多個植物研究所。

普陀鵝耳的傳播方式也比較普通,壹個就是自然的花粉傳播,另外壹種就是扡插傳播,我們有的時候會在農間看到過農民伯伯把壹個樹杈劈開,然後把另外壹個枝條插在劈開的樹枝上,再用線牢牢的固定住,這就是扡插的方式。1930年的時候,普陀鵝耳櫪孤獨的存在於這個星球上,幾十年過去以後,它有個很多很多個子子孫孫。這其中的功勞全部要歸功於壹個人——我國的壹個教授俞慈英。

當年由於我國大規模的開荒毀林,導致普陀鵝耳的許多樹都被毀掉,最後只剩下了在普陀山上的這顆兩百多年的古樹。我國的壹些專家到處尋找這棵樹的其他樹種,即使是在樹種最多的緬甸地區,都沒有找到。因此,歷代科研人員付出了艱辛與巨大的努力,才讓普陀鵝耳櫪的種群繼續繁衍下去。

但工作的壹開始,還是特別難,需要找到普陀鵝耳瀕危的機制和原理,人為是壹個方面,其本身的授粉能力弱也是壹方面。普陀鵝耳櫪具有比較明顯的風授粉特征,但是受當地天氣特征的影響,就很難讓兩方相遇。再者,雌花的生長期主要在4月的下旬,而普陀鵝耳的雄花會開得比雌花早壹點,雌雄二花的相遇期很短,雌花長的位置也是主要在樹冠上,但是雌花卻長在中部和上部,氣候影響下,二者也很難相遇。

普陀鵝耳生長的環境實在是比較妙,為季風氣候,雌雄花長出的四月經常下雨,就會把花粉給沖撒開,而且空氣中的浮沈也會讓種子減少播授能力。更重要的是,普陀鵝耳櫪本身就像壹個營養不良的少女壹樣,種子產量少,育苗能力也比較低,種種原因之下,普陀鵝耳櫪就變成了如今這幅雕零的模樣。

其實,如果當初沒有人為的影響的話,壹群普陀鵝耳櫪或許傳授花粉的能力還是要比現在高壹點的,但是在1930年只剩下壹株了,那麽普陀鵝耳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不過俞慈英教授和眾多科研人員***同努力,攻克下關於提高普陀鵝耳櫪繁育能力的課題。在十多年間,俞慈溪教授帶領她的科研團隊多措並舉,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采取了大量的實驗手段,不斷攻克了在普陀鵝耳櫪繁育過程中存在的多種繁育難題。采用扡插手段,俞慈英團隊可以讓普陀鵝耳櫪的成活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

同時開創性地采取了現代的克隆技術,成功的克隆了普陀鵝耳櫪的小苗。科研人員的辛苦沒有白白浪費,在浙江的舟山地區,繁育出的小苗超過了1萬株。普陀鵝耳櫪作為植物種群中的壹個環節,通過人工積極的幹預,使它能更自然的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對於他基因的保存是十分有利的。

結語

通過現代科學技術,人們更有力量去保護瀕危物種,讓這些瀕危物種能更容易地存活在自然界,這樣做能豐富大自然的植物基因,而普陀鵝耳櫪的種群保護已經起到了壹個非常好的榜樣作用。曾經非常稀有的普陀鵝耳櫪,如今已被引種到我國的壹些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