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和樂安河下遊,隸屬上饒市,東與弋陽接壤,西與余幹毗鄰,南與余江交界,北與鄱陽、樂平相連。
其面積1140.76平方千米,總人口37.9萬人,屬於亞熱帶季風區,地貌特征"六山壹水二分田",其中農業人口28.5萬人。
自明朝1512正德年七年建縣以來,到農歷壬辰2012年,已有500年的歷史了。
翻開過去的老皇歷,從仙人洞和吊桶環的遺跡追尋萬年發展的歷史,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塊土地上就有古人類在這裏捕魚、打獵、種植水稻的活動,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到了商、周時代便有原始的部落和農業的村莊。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時,古代中國人以豫州是中心,將全國劃分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等九個區域。
其中,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這樣,萬年之地,在那個時期就自然屬於揚州之域。
春秋的時候(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萬年起初屬楚國境地,吳闔閭十壹年伐楚取番,這裏屬吳國管轄;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盡並其地,故屬越國;到了戰國(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時期,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吞並吳國故地,因而萬年地域又屬楚國.;由於疆域的擴大、對古史的遺忘,人們已經很難讀懂實際保存了歷史真相的《河圖》派九州之說了。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統壹中國,秦朝便於加強中央集權,推行郡縣制,在全國分設置為三十六郡之後增加到四十余郡,在淮南設九江郡行政區,管轄範圍達到江西地區。
春秋時九江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
其中,秦、漢分以番邑為番縣(《十道誌》), 析番置餘汗 (《府誌》),邑為番縣東南境、餘汗縣東境;後來,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國;高祖四年,改九江王國為淮南王國(古稱淮南為揚州),封英布(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
秦末漢初名將,初屬項羽,後歸劉邦,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至今,其妃子的墓還保留在現代的青雲樂華村)為淮南王,轄九江等5個郡。
而豫章郡,楚漢之際置,公元前202年,分九江置淮南國,.十壹年又分淮南國置豫章郡,漢高祖劉邦命穎陰侯灌嬰駐守南昌(漢稱灌城和豫章、隋唐稱洪洲、宋稱隆興、明代定為南昌,寓昌大南疆之意)壹帶,轄鄱陽、餘汗等18個縣,萬年為鄱陽、餘汗之地,初屬淮南國,後屬豫章郡;西漢後期曾隸屬於十三個刺史部中的揚州刺史部。
萬年之地,先後屬揚州之域、九江郡、淮南王國、豫章郡和揚州刺史部。
漢獻帝199年建安四年,三國鼎立,豫章郡屬吳,境設郡縣,吳、晉至隋為鄱陽、余幹二縣地。
東漢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孫策分豫章郡置廬陵郡(今吉安市),余幹縣萬年境地如舊。
總之,自東漢建安年間,豫章郡地設析余幹地置上饒縣(今上饒市)。
上饒縣自東漢建安年間析豫章郡地設置鄱陽郡,已有1700多年歷史;漢末,孫權厘豫章郡置鄱陽等三個郡,唐以後為鄱陽、餘幹(萬春鄉)、樂平、貴溪四縣屬地。
明統治者懾於農民起義力量再起,以強化統治為由,於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在四縣邊僥之地設縣,設治於余幹縣萬年鄉之萬年峰南,名曰"萬年",以余幹縣萬年、政新二鄉和萬春鄉之毗。
也就是說,自漢至清,建萬年縣隸屬江西布政使司饒州府。
清,定名江西省,省以下沿用明代建置,饒州府領萬年等七個縣,隸饒九道(《清史稿》).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全省為四個道,萬年屬潯陽道, 1914年6月由贛北道改名,轄余幹、萬年、樂平、德興等市縣以北地區(婺源縣除外)。
民國十五(1926)年廢道,各縣直屬於省,萬年仍屬江西省管轄,民國二十壹(1932)年, *** 發動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期間,將江西劃為十三個行政區,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負責指揮所屬各縣,萬年縣劃歸第四行政區管轄;民國二十四(1935)年全省改劃為九個行政區,萬年縣屬第六行政區.;1949年4月28日萬年解放後,萬年隸屬浮梁專區,公元1952年9月浮梁專署撤銷,並入上饒專區,設上饒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萬年等十四個縣,縣城原設於城廂鎮.1959年1月9日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復縣城遷陳營鎮。
由這樣的沿革歷史來看,萬年縣先後屬豫章郡、廬陵郡、鄱陽郡、饒州府、潯陽道、第四行政區、第六行政區、浮梁專區和上饒專區。
其中有壹個個插曲,比如,自公元226年三國吳主孫權立鄱陽郡後,鄱陽郡與饒州歷朝反復互改地名,但不管怎麽樣,鄱陽郡轄縣面積,因時代的推移而減少,由最大時鄱陽郡到清代、民國轄七縣,鄱陽縣、余幹縣、萬年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都昌縣。
這就是萬年為什麽屬於鄱陽郡的緣故。
還比如,萬年縣屬贛東北行政區鄱陽專區。
同年8月改屬樂平專區,屬浮梁專區,1952年2月,改屬上饒專區。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饒州、上饒屬江南道。
開元二十壹 年(公元733年),將江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新唐書》)饒州、上饒都屬江南西道。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先有饒州,後有上饒!所謂鄱、余、萬不分家,壹直以來都未曾分開過,雖然上饒的政區設置幾經變動,曾用過信安、吳州、廣信府。
新中國成立後,改上饒專區,並浮梁專區方後改上饒地區,然後才有現在上饒市,萬年從屬其內。
其實,從周到漢的建制,萬年曾隸屬余幹管轄。
如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余幹析孝誠鄉為孝誠、萬春、萬年、政新鄉等等。
從余幹屬淮南國到2200年歷史大事紀的輔助資料來看,也能間接地目睹萬年歷程的見證。
古余幹萬年鄉從秦始皇郡縣天下置縣以來,分別為吳國、越國、楚國之地,雖然先後幾番從鄱陽郡為饒州(州治為鄱陽縣),饒州改屬鄱陽郡,最後還是改屬饒州府(府治為鄱陽縣),如清末就轄鄱陽、萬年(後來遷移到陳營之後,城廂鎮曾改城關鎮)***7縣。
若是進壹步詳細解讀萬年的來歷,壹方面,萬年是萬年河上遊(即現代青雲五星橋壹帶,古稱竹屯河的陳坊渡口,為萬年古代水陸交通要道)上遊,它的源頭在貴溪、下遊在余幹。
據說,南宋末年禮部尚書兼同修國史李伯玉就是余幹下院村,現萬年青雲鎮史橋村(原叫李家村,因李伯玉全家被滅九族為壹說,因史家祖墓葬上了風水為另壹說)大塢人,那個時候,余幹、鄱陽、樂平、余江分別管轄青雲(庫田畈)、梓埠、石鎮(石頭街)、陳營(埠前街)等地方;另壹方面,究其根源,緣自於明正德初年,明朝第十位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在位16年的時間裏,由於荒淫暴戾,怪誕 *** ,為少見的無道昏君,因此,時官場腐敗,賊寇四起,民不聊生。
在離今天的萬年縣青雲鎮鎮東五六裏的現姚源村,那裏的姚源洞壹帶((王浩八的家鄉,今青雲鎮姚源村,時稱姚源壟),便活躍著壹群以王浩八、汪澄二等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經常聚眾抗租抗稅、劫富濟貧,在余幹、鄱陽、樂平、安仁(今余江)、貴溪等地,打擊統治者。
很快便聚眾萬余人,鬧得壹時風起雲湧,震驚朝野。
在朝廷看來,就像壹幫土匪在當地為非作歹,稱霸壹方,治安形勢嚴峻。
為了平亂,朝廷派重兵鎮壓,經過幾年"剿匪"的浴血奮戰,才得以平定。
至今,在搖搖欲墜的姚家祠堂周圍,找不出壹丁點留存的史跡,哪怕是故居或衣冢的印痕,然而,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們,還津津樂道於近乎神話的殘缺傳聞,訴說著1508年
明正德三年,到公元1512正德八年,右都禦使陳金平定平定王浩八起義平定之後,朝廷為了更好地安撫百姓,加強中央集權而開始在治安較為混亂的地區,即萬年、東鄉臨時設置縣治,明王朝於是將余幹分治,劃余幹的萬年鄉、政新鄉及萬春鄉及樂平、鄱陽、貴溪部分地區等8個鄉,新置萬年縣於今天的青雲鎮;次年,即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又割余幹南部二十五個鄉及臨川東境設東鄉縣,那就屬於連帶的歷史了。
這壹史料在鄱陽縣蘆田鄉孤山村《聶氏宗譜》所記載的《紀姚源洞始末》壹文中已得詳細記載。
關於何時又為何以"東鄉"、" 萬年"分別命名。
該文中已作明確回答:"正德七年……會題建立新邑,以為統轄,裁臨川之東鄉,縣治因以名焉。
"正德八年……設縣當取嘉名,今盜息民安,蔔年蔔世,可期遠大,曠覽此地形勢:自閩廣而來,綿千裏之龍脈,樹百丈之屏藩,猴嶺、鶴嶺左右夾輔,至奇壁則逆水而上,過田峽則順水而西,峰則磊磊落落,行則紆紆徐徐,南由箬源以達於真武嶺(今天的青雲中學),最高者萬年峰坐其後,古以萬年名鄉,今以萬年名縣,豈非天設地造乎", (正德八年)八月八日,豎縣堂於真武嶺,又於正德九年……因新邑又破,見前所設縣署在山椒,不若就下,可斂風水,會同吳公等督工拓開荒阿,重造衙舍。"
追溯歷史,血跡斑斑。
在明朝正德年間,饒州府隸鄱陽、余幹、樂平、浮梁、安仁及德興六縣,時萬年鄉屬余幹的管轄,壹直到1959年遷移到陳營鎮為縣城所在地(如現代的六0路就是紀念那個時期的建縣標誌) 。
幾百年的風雲變幻,沈沈地奠定了析余幹、鄱陽、弋陽、樂平、貴溪、安仁邊陲交界的邊緣地境,後來建衙立縣之時,地理位置又靠近萬年峰余脈,唇齒相依,便析鄱陽、樂平及貴溪三縣地益之,且以余幹縣之萬春鄉置縣,以縣治於萬年峰之陽而得名。
所謂北有萬年山峰,其東邊桃源洞之水經縣西南,萬年流淌不息,故曰萬年。
毋庸置疑,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稻都萬年,以其多丘陵地帶的獨特地理和貢米、生豬、珍珠、雷竹、果蔬等特色的資源優勢,天然地玉立於我們的視野,每每浮想往日萬年縣東北方向設荷溪鎮、北置石頭街二巡檢司,始於五代後唐莊宗。
宋時於京師府界東西兩路,各置都同巡檢二人,京城四門巡檢各壹人,又於沿邊﹑沿江﹑沿海置巡檢司,掌訓練甲兵,巡邏州邑,職權頗重,後受所在縣令節制,明清時,凡鎮市﹑關隘要害處俱設巡檢司,歸縣令管轄,凡是種種的行政區域也就後話不提了。
至於後來萬年又稱"姚西"之說,大約是因縣城設在姚源之西而故名罷了。
當然,萬年縣從建制行政區劃分來看,我們也能窺視其中歷史由來的變遷。
萬年之地除屬吳、越、楚之地的揚州地域外,自秦推行郡縣制,在淮南設九江郡,管轄範圍達到江西地區,萬年之地艾屬九江郡。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秦滅,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封黔布為淮南王,艾屬淮南。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秦郡太大,增加郡治,在江西境內設豫章郡,萬年艾屬該郡;為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置,其行政長官稱之為揚州刺史,屬漢代十三刺史部,由於古稱淮南為揚州,後來範圍擴大到長江以南,轄江西等7省部分地區;直到隋統壹全國後,行政區劃又有大的改變。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下令並省郡縣;唐代繼承隋的制度,同時有新的發展。
唐初,全國劃十道,江西地區屬江南道。
後劃為十五道,江西分為東西兩道,江南西道簡稱江西(從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來),管轄八州三十七縣,如上饒屬江南西道。
宋代(公元960-1279年),江西地區的州縣分別屬於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管轄,縣的設置基本穩定。
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西稱"江西行中書省",省下屬為"路";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廢行中書省,初改"江西都衛",後改"指揮使司"。
洪武九年(1376年)稱"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如饒州府。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承襲明代建制,後改布政使司為省;如江西省。
中華民國成立(公元1911年),廢府;民國3年(公元1914年),江西省設巡按使,下設四道,如萬年屬潯陽道。
民國15年(公元1926年),國民革命軍克復江西,廢道,萬年直屬省轄。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江西壹度設區、縣黨政軍委員會,萬年屬之。
不久,劃全省為十三行政區,區設行政長官,萬年屬第四、六行政區。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萬年設萬年縣人民 *** ,屬上饒專區。
公元1955年3月,縣人民 *** 改稱縣人民委員會。
公元1968年6月,成立縣革命委員會。
公元1981年3月,成立縣人民 *** 。
此外,在我們耳聞目睹著萬年縣地名的變化,從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裏尋找,全國還有其它省、市具有相同的萬年縣地名。
比如,東魏萬年縣,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南境。
《隋書·地理誌》作萬年縣;《魏書·地形誌》作萬言縣。
東魏設置,隸屬東燕州昌平郡,隋開皇三年(583年)並入昌平縣。
還比如,唐代萬年縣,今陜西西安市境內。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將長安、霸城、山北三縣各分出壹部分置萬年縣,理長安城八角街(朱雀大街)以東,屬京兆尹,即漢代京畿的行政區域,為三輔之壹,其中的三輔,也就是由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左、右內史、主爵都尉三輔;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輔,在今陜西西安以東至華陰縣之間,下轄萬年等十二縣,後因以稱京都;地址在今長安縣的東南,與長安縣東西分治。
此後,萬年縣隋時曾更名為大興縣,到唐朝開元元年(713年),萬年縣屬京兆府,還更名鹹寧縣、樊川縣等,唐玄宗把長安所在的雍州改為京兆府,京兆府的首長為京兆尹,領萬年等二十二縣。
至宋金時復稱鹹寧縣後,與長安縣並存,歷經宋、元、明至清末,1 9 1 4年3月撤銷鹹寧縣,並入長安縣,結束了西安城長期兩縣分治的歷史。
壹言以蔽之,萬年縣的足跡沒有完整的文史記載,我們只能從零碎的文字記錄,傾聽壹萬年前的風聲,仔細地辨別著那江西省、那萬年縣的建制沿革和意識形態的邏輯推斷,啰啰嗦嗦,東扯西拉,其目的還是讓萬年人更清楚地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自明朝建縣以來,前後屬於揚州之域、九江郡、淮南國、豫章郡、揚州刺史部、廬陵郡、鄱陽郡、饒州府、潯陽道、第四行政區、第六行政區、樂平專區、浮梁專區饒州、饒州府和上饒專區,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還有待於有識之士的補充和完善,更好更美地撰修萬年悠久的本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