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靜靜的聆聽這首誕生於300年前的通俗而又感人的曲子:以壹把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二十八次之多。這兩個聲部遵守著嚴格的對位法則,各自規律地不斷往前發展,最後光輝地結束,縱觀全曲,曲式雖嚴謹,但作曲家卻能在嚴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變化,作曲技巧令人嘆為觀止。這就是帕赫貝爾的《卡農》。
約翰. 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國中世紀(巴洛克時期)的風琴家、作曲家。他的壹生是艱難的和痛苦的--他的第壹個妻子和他的第壹個兒子死於瘟疫在1683年,由於法國在1692年進攻Stuttgart,他到處逃亡,直到最後定居於Nuremberg,在那裏他娶了第二個老婆,並生了7個孩子,其中的兩個後來成為了音樂家,壹個制造樂器的,和壹個畫家。他在教堂音樂方面的貢獻是偉大的。他將重復的曲調定義為對音樂內容的認識。他的作品曾對巴赫產生過影響。他重要的作品有:
《阿波利尼斯六音節》(作於1699)、6組大鍵管的《曲調與變奏曲》、《眾贊歌前奏曲》78首。
帕赫貝爾窮盡生精力所寫的教會音樂,在今天已少有人聽。人們談到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時,他很少被排上名。跟他所寫的那些教會音樂堂皇去作比較,《卡農》曲長僅僅五分鐘,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諷刺的是,使帕赫貝爾留名後世的反而是這首《卡農》。這部《卡農》全名應該是:為了把小提琴與通奏低音而作的《D大調三聲部卡農與吉格》(《Canon and Gigue in D》)。是帕赫貝爾最通俗與動聽的作品。
卡農Canon並非曲名,而是壹種曲式,復調音樂的壹種,原意為“規律”,字面上意思是「輪唱」。簡單的講,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後模仿的是答句。壹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壹聲部,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直到最後的壹個和弦融合在壹起。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壹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壹定間隔進入,造成壹種此起彼伏,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
另外,帕赫貝爾的《卡農》是在意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音樂,用了回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裏面。因為它帶著壹絲意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所以顯得格外動聽。
這首《卡農》的流行,首先歸功於壹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普通人(Ordinary People)》。《普通人》(1980年)是繼《克萊默夫婦》之後,又壹部反映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問題的影片。
它系根據朱迪斯.格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雖然影片情節並不曲折離奇,導演雷德福又是初次執導,但由於它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由於互不關心而產生的隔膜及其不幸後果,觸及了美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家庭觀念日趨淡薄這壹敏感問題,試圖喚起人與人之間存樸的眷戀之情,因而贏得了觀眾的***鳴和關註。
傑瑞特夫婦壹家四口人,住在芝加哥郊區。丈夫卡爾文是個收入頗豐的律師。他為人正直,和藹可親,在家裏是個忠實的丈夫、慈祥的父親。妻子貝思是個精明能幹的家庭主婦。她偏愛長子泊傑,不太關心次子康拉德。壹次兄弟倆出去劃船,伯傑不幸溺水而死。從此,愁雲籠罩了這個家庭。康拉德因未能援救哥哥而深感內疚,整日離群索居。自殺未遂後,更加郁郁寡歡,但從未向父母吐露過內心德痛苦。卡爾文陪康拉德散步、唱歌,並勸他去醫院就醫。貝思卻責怪丈夫過分嬌慣兒子。
在精神分析家伯奇德耐心開導、悉心治療下,康拉德傾吐了內心德苦悶,解除了思想負擔,精神終於恢復了正常。但當他在父親德陪伴下回到家裏,投向母親德懷抱時,卻遭到了她的冷遇。康拉德感到十分難堪,木然無語地呆立在壹旁。這情景深深震動了卡爾文,他對***同生活了21年的妻子竟如此冷酷無情、固執己見感到震驚,同時意識到他們的夫妻感情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最後,貝思因感到在家中極端孤立而憤然出走。
這部影片采用了《卡農》作為配樂,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壹個平凡的故事裏的喜怒哀樂,發人深省。
之後,各種各樣的改編版本隨之而出,而中國特別是年輕壹代對此曲的熟悉,我看要歸功於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編版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的專輯《December》中的《帕赫貝爾的卡農變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劇中第壹次出現在全智賢與車太賢100天紀念日時的見面,第二次則出現在劇尾,車太賢飛奔追逐地鐵車廂中的全智賢。不過只有第壹次是George Winston 的鋼琴獨奏版,第二次出現時是有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變奏版。
此曲還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壹,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
這首曲子,我認為是表現情感最為豐富之壹的曲子,裏面所富含的意境是“傷感中的喜悅、平靜中的幸福、黑暗中的陽光、失意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