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壹說到“筋”,馬上就會聯想到肌腱,比如大家平時去菜市場買肉時會說:我買牛蹄筋兒!其實,醫學意義上的“筋”不只是肌腱,它還包括骨骼肌及韌帶等附著在骨頭周圍的軟組織等。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遊泳時小腿肚子突然抽起來,大家幾乎都會說小腿肚子“抽筋兒”了,在農村還有人會說小腿肚子“轉筋”了,“轉筋”是《靈樞·經筋》篇中描述經筋病的專業術語,這裏的“筋”顯然指的不是肌腱而是骨骼肌,可謂“禮失求諸野”。還有喜歡養生的朋友都知道壹種傳統的養生功法——“易筋經”。“易”是改變的意思,“易筋”就是指改變我們僵硬緊張的骨骼肌,使之柔韌而富有彈性。大家對中學課本《荀子·勸學》中的“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這句話幾乎耳熟能詳,類似的語句在戰漢時代很常見。比如《孟子·告子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筋”和“骨”同樣重要。“筋”的重要性,我們怎麽強調都不為過,比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論述到:“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痱。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