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試範圍有所調整。古代詩文默寫篇目初中部分,篇目還是30篇,增加了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兩篇,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和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兩篇則不列入本年度考試範圍。文科加試的名著閱讀篇目,將泰戈爾詩(原為《飛鳥集》)調整為郭沫若《女神》,其他篇目與去年壹致。
其次,個別考點的表述有變,可能對命題和備考產生影響。主要有兩處,壹是古詩文閱讀分析綜合要求下的“歸納內容要點”後,刪去了“概括中心意思”,表達更為簡明,給命題的空間也更大。二是寫作基礎等級要求的第(2)點,將“符合文體要求”改為“體現文體特征”,“符合”顯然要求更全面,而“體現”則意味著在文體特征上要求的放寬。
其他的變動,更多屬於語詞的調整,目的是使表達簡明嚴謹,無須深究其中的微言大義。比如現代文閱讀部分探究考查的第(1)點,刪去了“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並將“發掘作品的意義”中的“意義”改為“意蘊”,看上去變動很大,但考查內容和能力層級沒有實質變化。再如“語言文字運用”的題數由4題調整為5題,與近兩年的命題實際相符。另外,“典型題示例”也按慣例作了壹些更新,采用了全國卷2015年的兩道題。
建議
變化
1.詞匯學習要立足“語境”。在詞匯學習中我們不能只滿足於熟悉單詞的某壹詞義,還應理解它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引申意義,學會在特定的語境中準確使用多種方式表達同壹意思的本領。
2.語法復習要凸顯“表意”。復習語法的目的不僅要熟悉語法結構的變化形式,還要理解這種結構在語境中的實用意義,更要達到在語言實踐中進行準確的運用。即要能靈活運用語法資源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
3.技能訓練要關註“話題”。高三復習要關註課標和教材中的話題,通過話題接觸各種真實的語言環境,鍛煉和培養聽、說、讀、寫等技能,並將在話題語境中掌握的單詞、語法規則和基本的交際功能和意念,嘗試解決新情景中的新問題,提高運用已學到的語言知識來做事情的能力。
4.讀寫積累要聚焦“思辨”。復習中對不同語篇我們不能僅滿足於識記和理解的層面,要重視提高分析、推斷、評價等高層次思維能力,特別要自始至終地突出概括能力的訓練。如有意識地分析所讀語篇的基本結構、語言方式和寫作特點等,嘗試通過多讀多分析多寫,促進思維能力從低層到高層的穩步發展,提高在新語境中理解語言和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英語“能”為先 “思”為本
研讀2016年英語科考試說明,我們感覺到其突出傳達了兩個重點信息:壹是更加彰顯“用英語做事情”的基本理念。典型題示例單項填空部分,替換了數道典型題。新增例題更加凸顯語境在考生作答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語言使用的時代感和鮮活性,重點考查作為語言使用者和學習者需要具備的根據具體條件和特定環境,去完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語言任務的能力。二是更加關註高層次思維技能。書面表達的呈現方式在已有的圖表,圖片,文字信息輸入的基礎上,又新添加了“文字+圖表”相結合的形式。呈現方式的變化表明高考測試題目將更加重視考查考生分析、推斷、評價等高層級思維能力,同時更加關註考生的語言素質,即思維品質、認知能力和文化素養,引導考生走出機械應試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