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科赫兄弟權勢網:全方位超越了父輩的二代商業帝國

科赫兄弟權勢網:全方位超越了父輩的二代商業帝國

科赫家族常年占據全球最富家族榜前幾名,其所擁有的科氏工業集團涉足從化工燃料到生活用品等多領域,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雇傭十余萬名員工,年收入超千億美元。

科赫家族不僅因此成為總身家逾千億美元的巨賈,亦得以將權力觸角伸到美國 社會 的方方面面。在家族主心骨查理·科赫的自由主義理念帶領下,科氏工業集團成了美國實力最雄厚的遊說機構之壹,規模大到被外界戲稱為“Kochtopus”(Koch和“章魚”壹詞octopus的組合)。

矛盾的是,雖然查理自詡自由主義者,但科氏工業是典型的在裙帶資本主義環境下蓬勃發展的企業。他們通過雇傭龐大的律師和說客隊伍,在壹個與政府補貼和監管密切相關的壟斷行業只手遮天。

“科赫家族系列文章”將按照家庭、政界、商業三個主題分別展開,本文主要寫科赫家族的商界往事。

(科赫家族系列其他文章,點這裏看: 家庭篇 ; 政治篇 )

1967年,在堪薩斯州身家名列前茅的弗雷德·科赫(Fred Koch)去世,給妻子和四個兒子留下不菲資產,其中包括洛克島石油精煉公司(Rock Island Oil and Refining Co.)、鬥牛士牧牛公司(Matador Cattle Company)、科赫工程公司(Koch Engineering Co.)等。

負責企業經營工作的二兒子查理(Charles Koch)當時年僅32歲。在後來的半個多世紀裏,他不僅成功接班,還在所有領域以碾壓態勢超越了父輩。

弗雷德去世幾個月後,查理便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他首先將分散的公司整合為單壹實體科氏工業(Koch Industries),再將辦公地點由原本的威奇塔市中心遷移至低調的郊區,最後精簡核心管理團隊,只留下查理欣賞和信任的人,比如他早期非常依賴的斯特林(Sterling Varner)。

斯特林的經營思路對科赫工業的發展影響極深,他熱衷在公司已有業務基礎上,向上下遊領域擴張。他還鼓勵所有高管在日常工作中發掘新的並購機會,並定期就此召開投資會議。

沒多久,查理就迎來他職業生涯的第壹個重大挑戰:工會。

弗雷德生前曾持有彭本煉油廠(Pine Bend Refinery)的部分股份,該廠是當時美國僅有的四家可從加拿大進口廉價石油的煉油廠之壹,因此坐享巨額利潤。查理接班後,以交換科氏工業股份的方式不斷增持,並在1969年年底成了彭本的唯壹所有人。

但查理最初在彭本的話語權很少。60年代末的美國工會勢力非常強大,很多工會負責人收入極高,甚至有貪汙腐敗的醜聞,早已脫離成立工會的初衷。以彭本來說,該廠工人的工作方式、工資標準全部由工會制定。

許多企業主都選擇服從工會,但查理決定鬥到底。在處理工會關系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保爾森(Bernard Paulson)被指定為這場戰爭的負責人。

保爾森在1971年初到煉油廠,便明白了為何查理對削弱工會如此焦急。

彭本員工背靠的工會名為OCAW,負責人叫約瑟夫(Joseph Hammerschmidt)。員工在上班時間睡覺,且對上級的要求不以為意,工作範圍和時間也極為死板,導致連壹些微小的故障,都需要耗費極高的人力和時效完成。許多員工自己都覺得工作規則寬松到不可思議。

保爾森認為這種狀態會把工廠拖垮。1972年4月,他邁出第壹步:讓約瑟夫在復活節加班。約瑟夫拒絕後,保爾森立即解雇了他。同年年底,科氏與OCAW重新就勞動合同進行談判,刪去了許多優渥福利,且沒給工會留任何談判空間。

1973年1月9日,工會開始罷工,他們在煉油廠外設立“警戒線”,阻止卡車進出,並在路上鋪滿釘子做成的刺帶。在罷工的前幾個月裏,科氏單是花在更換卡車輪胎上的錢達到十萬美元。

保爾森也做好了長期戰鬥準備,他在辦公室裏放了張簡易床,並在接下來近壹年的時間裏壹直睡在那裏,幾乎沒離開煉油廠。工廠裏只剩下沒有加入工會的工人,為解決人手短缺問題,保爾森調用直升機,從其他州的工廠借調工人來彭本幫忙。

隨著罷工時間變長,工會工人的情緒日漸焦灼。保爾森抓住了他們使用暴力行為的把柄,提出法律訴訟,法院對工會工人提出了限制令。這讓那些因罷工而很久沒有收入的工人變得更加憤怒,采取了更為激進的行動。

1973年3月15日,罷工者將壹輛空駛的火車開向煉油廠。所幸火車在撞到工廠設備前脫軌了,否則將導致所有工廠值班人員死亡。4月17日,罷工者開槍打透了壹個巨型變壓器。查理和保爾森看到這些瘋狂的舉動,反倒更加堅定了絕不讓步的想法。

眼見罷工沒有進展,OCAW換了新負責人庫加瓦(John Kujawa),政府勞工部門亦出面調停,但情況依舊無甚變化。保爾森威脅OCAW說,如果雙方還是不能達成壹致,那麽科氏今後將不再雇傭任何隸屬工會的員工。

9月23日,無路可走的OCAW接受了科氏的新合同,給這場持續近九個月的罷工畫下句點。查理奪回話語權。

立下汗馬功勞的保爾森被提升為副總裁,負責科氏的所有煉油業務。他建立了煉油數據庫,且非常超前地引入了幾臺IBM電腦進行數據分析。為了提升煉油質量,科氏斥重金購買了相關設備,並盡力壓低價格,以擠壓競爭對手。

在多重努力下,彭本不到十年就成了科氏的超級搖錢樹,為查理日後在其他領域的擴張提供了資金,在科氏變大變強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這壹過程中,科氏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公司不上市,無需做預算給外部看,因此可以改之以利潤等實實在在的數據作為階段目標。公司股份被科赫兄弟和幾個關系緊密的親戚把控,查理不像其他公司那樣向股東派發股息,而是將利潤全部投入到公司的擴張中。員工會得到獎金,但永遠不會得到股份。

隨著公司規模增加,新員工不斷湧入,對員工的思想管理工作被查理提上日程。查理邀請學者根據科氏的特點,為公司高管編纂課程,並將其命名為“市場化管理”(Market-Based Management)。查理要求高管將課程內容層層下達,確保每個員工都能了解科氏的運作和文化。

通過收購,科氏的運輸管道從1969年的6000英裏,變成了1976年的14000英裏,科氏也成了80年代美國最大的原油采購商。不過他們的開采過程有壹套內定規則,這也成了科氏在90年代深陷訴訟泥潭的原因。

科氏內部有多個測量開采石油量的標準,這種標準會導致記錄的開采量略低於實際開采量,積少成多後,科氏“偷”來的石油總量就是個相當高的數字。負責開采測量工作的員工的每月考核成績,也與開采量息息相關,這也使得他們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灰色操作。

1989年5月,參議院印第安事務特別委員會就該問題舉辦了聽證會,展示了調查員巴倫(Ken Ballen)和FBI探員埃羅依(James Elroy)收集的科氏盜竊石油的證據。聽證會結束後,這些證據被遞交到俄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隨後,壹項針對查理的刑事調查便啟動了。

由於查理的四弟比爾(Bill Koch)當時正在和他鬧矛盾,為了提防比爾,科氏早在1988年就下令,將公司內部所有與石油測量相關的文件進行封存或銷毀。因此,當負責石油偷竊案的檢察官瓊斯(Nancy Jones)在1990年確信該公司存在犯罪行為時,已很難從科氏內部查到任何證據。

為了盡快從訴訟中脫身,科氏還加強了政治投資,除向多爾(Bob Dole)等參議員捐款外,他們還邀請數十名地方法官參加滑雪、海濱度假、研討會等活動,拉攏關系(科氏政治網絡在2016年成立了名為Law & Economics Center的機構,專門招待各級別的法官)。

該案在1992年被撤銷,但科氏還是付出了代價,因為比爾後續仍進行了大量證據收集工作,這些材料給科氏帶來致命壹擊。科氏最終不得不承認,他們每年通過偷竊石油獲利約1000萬美元,並為此偽造了2.5萬份文件。2000年,石油偷竊案以科氏繳納2500萬美元的和解金收場(其中740萬美元支付給比爾)。

環境汙染問題也是科氏這樣的石油商繞不過的。為達到《清潔空氣法案》的要求,科氏在1992年啟動了2.2億美元的項目,用於安裝生產更清潔燃料的設備。

煉油廠的廢水通過壹個汙水處理廠處理,後被運輸到凈化池,待其攜帶的沈澱物下沈到池子底部後,這些水會通過管道直接流入密西西比河。因此,保持凈化池裏的水的數據達標是關鍵。

不過隨著彭本煉油廠產能的不斷提高,這套環保設備也備受壓力。1996年,壹臺用於減少廢水中氨排放的酸水剝離器(sour water stripper)出現了故障,且未被員工及時發現,直接導致大量不達標的汙水被排到河裏。

而當故障被發現後,魯斯(Brian Roos)、艾特斯(Ruth Estes)等管理人員作出了不計後果的“補救”措施:為掩蓋問題,他們先將汙水收集到工廠的幾個大型集水池裏,待水池快灌滿後,他們把這些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土地上,且事後沒有向任何人告知此事。

到了那年11月,科氏需要向州政府提交例行汙染抽檢報告。為了應付此次檢查,他們再次如法炮制,壹夜之間排放了600萬加侖的汙染水。1997年的前三個月,科氏依舊不定期地違規排放汙水。

此事最終被爆出,是因為壹個名叫海瑟(Heather Faragher)的員工頂著巨大壓力,向州環保局不斷舉報。經過多番調查取證後,1998年,彭本所在的明尼蘇達州汙染控制局,向科氏開出破紀錄的690萬美元罰單。1999年,科氏在聯邦法庭認罪,並支付了總計達1150萬美元的罰款。

不過這些罰金相比彭本的收入,可謂微不足道。另外最初參與隱瞞汙染事件的魯斯,在2010年被提拔為科氏石油部門戰略規劃經理。此事也不是孤例,科氏在德州科帕克裏斯蒂(Corpus Christi)的煉油廠也發生過類似事件。這些訴訟絲毫沒有減慢科氏擴張的步伐。

無辜的居民則為科氏的粗放管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1996年夏天,科氏在德州的壹處管道因老化破裂,不斷向外泄露丁烷氣體。兩個不知情的青少年在附近開車引發了爆炸,最後被活活燒死。該案以科氏繳納3500萬美元的罰款和數額不詳的和解金了結。

1995年,科氏工業的年銷售額約為240億美元,是查理剛接手公司時的135倍多。這個成績肯定了查理的經營理念,也讓他有了增加收購規模和範圍的底氣。

90年代末,科氏成立了壹個低調的、專職收購新公司的部門“公司開發小組”(corporate development group)。雖被給予厚望,但該部門成立沒多久,就栽了個大跟頭。

查理當時有個非常器重的下屬沃森(Dean Watson)。1998年,在沃森的堅持下,向來不願借錢的科氏,罕見地融資5.5億美元,再加上1億美元的自有資金,收購了當時美國最大的動物飼料生產公司Purina Mills。

收購完成後沒多久,美國生豬市場迎來崩盤,價格暴跌,擁有600萬頭豬的Purina Mills受到巨大沖擊,科氏的預估損失至少為8000萬美元。查理毫不猶豫地解雇了沃森,也沒有動用自有資金解救背著巨額債務的Purina Mills。該公司於1998年10月破產。

由於投入1億美元自有資金,科氏損失可謂慘重,所幸Purina Mills融資時使用的債務為無追索權債務,因此債主對母公司科氏沒有追索權。不過科氏為防止和債主打官司時可能會輸的可能性,因此又拿出6000萬美元還債。

這個慘敗的收購案給科氏上了重要壹課。自那時起科氏創建了壹個比以往更加復雜和不透明的企業結構。公司還進行了公司有史以來第壹次裁員,裁掉了約500名職工和300名承包商。 回首往事時,查理說90年代末是他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查理給公司進行了場大變革。他對領導班子進行換血,大量老將被撤職,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畢業沒多久就進入科氏、深受查理價值觀影響的“科氏人”,如科氏石油新總裁羅伯遜(David Robertson)、新CFO索力曼(Sam Soliman)、新COO穆勒(Joe Moeller)等等。無法創造利潤的子公司被逐壹出售。

科氏還使用了全新的公司結構。科氏工業成了名義上的投資公司,各業務部門是法律意義上與其完全獨立的公司,擁有自己的人力資源、信息技術等內部系統。這不僅減少了科氏工業的法律風險(尤其是債務風險),也極大地避免了傳統大企業的冗余感。

不過科氏沒有放棄收購戰略,公司成立了新團隊“企業發展委員會”(Corporate Development Board),致力尋找可收購的目標,並接收所有科氏子公司反饋的最新行業信息,超高價值信息流可以讓團隊預判未來趨勢,以提前找到收購方向。

2003年,科氏重掀收購潮。由於公司現金充裕、話事股東只有查理和弟弟大衛二人,因此在競爭中極具優勢,面對華爾街最大的幾家公司時也毫不怯場。截至2006年,科氏完成了壹系列從根本上改變了公司的收購。2001年,科氏的年銷售額為407億美元,到2006年時,已達900億美元。

科氏對化肥生產商農田工業(Farmland Industries)的收購就是壹例。當時加拿大化肥公司Agrium也有意收購農田工業,然而因Agrium是上市公司,需要顧慮的因素遠多於科氏,因此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科氏最終以2.9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並將農田工業更名為科氏化肥(Koch Fertilizer)。接下來10年裏,科氏為其投入5億美元進行技術升級,建立全球分銷網絡,科氏化肥成了科氏利潤最高的部門之壹。

科氏的另壹個著名收購案例是Invista和喬治亞-太平洋(Georgia-Pacific)。2003年11月,科氏以44億美元收購杜邦公司的合成纖維廠Invista,使科氏的員工數從1.5萬人增加到3.3萬人。

喬-太是世界最大木材和紙制品公司之壹,在美國各地有約5.5萬名員工,2003年年銷售額為203億美元。然而因進行多年無章法的收購,該公司負債累累、步履蹣跚,面臨嚴重財政問題。

科氏先以6.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喬-太的兩個紙漿廠,並將其納入新成立的科赫纖維素公司(Koch Cellulose LLC)。收購壹年後,查理其經營狀況非常滿意,並立刻開始推動將喬-太全盤私有化的計劃。鑒於該公司背著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因此科氏以科氏森林產品公司(Koch Forest Products)的名義進行融資,最終以21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這筆交易使科氏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

對收購完成後大量增加的新員工,科氏會迅速對其開展“科氏化”進程:員工須進行科氏企業文化培訓,日常工作標準也要達到科氏的“勞動管理系統”(Labor Management System,簡稱LMS)的標準。LMS可對員工的所有動作進行量化、積累數據,並以此衡量每個員工的工作效率。

2008年的金融危機沖擊了許多企業,科氏也未能幸免,總計裁員約2000人。隨後奧巴馬當選總統,也成了查理的壹大心病。然而在接下來奧巴馬執政的幾年裏,查理的凈資產翻了壹番,增長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

這壹方面是由於控制汙染氣體排放的《總量管制與交易法案》的夭折,另壹方面是因為被稱為水力壓裂法(fracking)的鉆探技術。為給後者的廣泛應用做準備,科氏從2010年起便悄悄進行了壹系列在外界看來很奇怪、甚至不合理的布局。

2010年3月,科氏給石油產能停滯不前的德州南部提升了25%的管道運輸能力,同年12月,科氏在德州新建了壹條輸油管道,每天可輸出12萬桶原油。2011年2月,科氏買下德州科珀斯克裏斯蒂(Corpus Christi)的壹個碼頭,用來出口石油,同年4月,科氏又新建了壹條出口石油的管道。另外,科氏還修建了壹條運輸原油的高速公路,該路起點在石油產量長期無起色的德州鷹潭頁巖區(Eagle Ford Shale)。

新技術給科氏帶來的產量提升相當亮眼。2010年7月,鷹潭頁巖區的日產油量為8.2萬桶,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68萬桶,約占當時全美總產量的五分之壹。

不過科氏的石油業務面臨著壹個日益增長的威脅,即新能源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以科赫家族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富豪們為此進行了許多動作:

在2005年至2008年間,僅科氏壹家企業,就向幾十個對抗氣候改革的組織捐贈了2500萬美元。學者布魯勒(Robert Brulle)就此做過壹項調查,2003年至2010年間,有壹百多個非營利組織收受了超5億美元資金,用於“操縱和誤導公眾對氣候變化的威脅的認知”。

除政治手段外,科氏也以收購方式進入新領域。2013年至2014年間,科氏斥資數十億美元收購了芯片、鋼鐵、玻璃等領域的公司。

隨著科氏帝國的規模愈發龐大,與工會的沖突也再次出現,只不過這時的科氏遠比70年代時強勢,他們與喬-太在俄州波特蘭市的工會IBU的鬥爭就是如此。工會高層之壹的哈蒙德(Steve Hammond)將75%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員工投訴上。在科氏LMS系統的管理下,工人被迫加班,且經常因輕微違規而受到處分。

喬-亞的工作環境充滿危險,2010年,該廠單是非常嚴重的工傷事件就發生了579起。科氏為改善安全措施進行了投入,但情況並沒有太多改善,2011年,仍發生了545起嚴重工傷。訂單量也和工傷量呈正比增長,2012年,這壹數字增加到584起,2014年達到破新高的644起,另有6名工人在工作中喪生。

2015年,IBU到了和科氏談新合同的時候。雙方2010年的合同談判並不愉快,18個月的拉鋸戰讓工會大受打擊。他們不願重蹈覆轍,但事與願違,工會早已被邊緣化,手中毫無籌碼。

今年85歲的查理,曾多次表示他將工作到最後壹刻,但他對接班人的培養早已開始。他在1975年和1977年分別有了女兒伊麗莎白(Elizabeth Koch)和兒子蔡司(Chase Koch)。伊麗莎白對經商毫無興趣,遠離家族企業,而曾被查理給予厚望的蔡司,對掌權科氏也壹直表現出飄忽的態度。

查理復制了爸爸弗雷德的 育兒 方式,試圖制造出另壹個自己,但蔡司不是第二個查理。他雖服從了查理的大部分要求,如參與 體育 比賽、去農場實習等,且表現都很好,但他沒有查理那麽大的野心。

1993年,年僅16歲的蔡司開車時意外撞死壹名路人,最後被判處100小時社區服務、18個月緩刑、10個月的宵禁。性格本就穩重的蔡司,自那以後更是低調。幾乎所有與他接觸過的科氏員工,都給出了安靜、不張揚、脾氣好的評價。

2003年,蔡司經人勸說後正式加入科氏,並開始了高層崗位輪班。2006年時,他開始對這種狀態感到不安,覺得自己對所有業務都只掌握皮毛。於是他從科氏肥料公司的壹名地區銷售員做起,在美國中北部推銷化肥,不僅細致入微地了解了化肥業務,還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業績。

蔡司隨後獲得晉升,並在2013年成了科氏化肥的總裁。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份高壓、復雜、忙碌的工作帶給他的樂趣也越來越少。2015年,他卸任總裁職位,轉行做自己喜歡的投資,這個行為標誌著他正式退出科氏商業帝國的具體管理。

蔡司退居幕後,使得幾個最受器重的高管間的競爭加劇。科氏目前有兩大部門:科氏企業和科氏資源。前者包括喬-太、莫仕(Molex)、Invista等,由漢南(Jim Hannan)負責,後者包括各類能源、化肥、貿易等業務,CEO為拉祖克(Brad Razook)。此外,科氏工業的總裁羅伯遜(David Robertson)也是查理位置的熱門接班人。

唯壹能確定的是,三人中無論誰最終接班,都只是科氏帝國的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