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之壹,由於營養豐富,深受食客們的喜愛,因此產品也遠銷國內外。也正是基於這點,越來越多的菇農投入到雙孢菇的栽培中。但在實際栽培中,由於缺乏栽培經驗,出菇少、品質低、高腿菇多等諸多問題,也給許多菇農的種植積極性造成打擊。為了幫助菇農提高雙孢菇的產量和收益,結合菇農朋友在實際栽培中常見的誤區,提出解決出菇少、產量低、高腿菇的解決辦法。
壹、溫、濕度不合理引起的出菇少、產量低及解決措施
雙孢菇的生長要經歷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生長兩個階段,而這兩個時期,對溫、濕度的要求也是存在差異,但從實際栽培情況來看,這也是特別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1、生產中存在的誤區
我們許多菇農對溫濕度的控制存在不合理甚至是認識錯誤的誤區。筆者曾經在壹起實踐指導中就碰到過壹個菇農,認為濕度大、溫度高就會提高雙孢菇的出菇。因此,在出菇期,棚室裏的溫度仍然在21℃,空氣濕度達到了90%。殊不知,正是溫、適度的不合理,導致了出菇少、產量低,即使能夠出菇的,也大多是壹些品質差的菇,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差是顯而易見的。
2、解決措施
根據不同的生長期,適時調整溫濕度,讓它適宜雙孢菇的生長發育。在正常情況下,菌絲體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3℃左右,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65%左右;子實體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6℃左右,空氣相對濕度85左右。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幹或過濕都對生長發育不利。
二、覆土不均勻引起的出菇少、產量低及解決措施
雙孢菇在出菇前是必須要進行覆土的,覆土的目的是為了有道菌絲體更好的向子實體發育,不覆土是無法正常出菇的。
1、覆土存在的誤區
覆土存在的誤區主要是覆土不均勻,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覆土太厚的地方,菌絲在發育成子實體後,沒有足夠的力量頂土;而覆土太薄的地方,在采菇後打水,容易漏床,濕度太大,菌絲就會被淹死。
2、解決措施
出菇前,對栽培基料表面進行覆土時,盡量要做到覆土均勻,壹般標準的覆土厚度為3厘米左右。覆土前將栽培基料用手覆平後再進行覆土,覆土後也要用手將土刮均勻,但要避免拍實,以保持土壤的疏松。
如果是已經進入出菇期,等菇采摘後,用小耙子將超出覆土厚度的地方的土耙去;對於覆土不足的地方撒壹些土,以達到覆土要求。
雙孢菇覆土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應選擇黏土,而且在覆土前1立方米黏土應加入40千克左右的稻殼,土壤濕度應保持在18%~20%,判斷標準是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合適。在黏土中增加稻殼,可以增加透氣性,使得土壤保持疏松。
從覆土到出菇大概需要15天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每天可用弱堿性的石灰水對菌窗噴施幾次,壹般要求的水量為5公斤/平方米,可在2天內分4~5次噴完,噴水完成後,給菇棚進行4~5小時的通風,然後關閉菇棚進行?吊菌?,這期間,溫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
三、出現高腿菇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在雙孢菇的實際栽培中,雖然能夠正常出菇,但常常會出現高腿菇的現象。所謂的高腿菇,指的是長出的雙孢菇菇蓋小,而且菌蓋疏松,菇腿很長的畸形菇。
1、出現高腿菇的原因
雙孢菇為好氧性真菌,出菇階段氧氣不足會導致雙孢菇的子實體生長不良、蓋小、腿長形成刀腿菇,也就是我們說的高腿菇,造成產量低,質量差。因此,良好的通風是提高雙孢菇品質和產量的又壹關鍵因素。而我們許多菇農朋友在通風時很隨意。
2、出現高腿菇的解決措施
壹般來說,在冬季,下面三排棚窗是不能通風的。因為天氣太冷,容易鉆進冷空氣,正確的做法是打開菇棚頂部的兩排棚窗進行換氣就可以了。而且窗戶打開的縫隙要小,壹般通風窗打開2~3厘米即可。如果上下同時打開,上面的窗戶容易形成拉風,這樣冷空氣對流就很嚴重,導致棚內溫度驟降。當棚內溫度低於10℃,雙孢菇就會停止生長。
因此,在冬季要進行適量通風。如果遇到刮北風,北面通風時通小風或者不通風,南邊通風相應可以大壹些;同理,如果刮南風,南邊的通風就要小,而北面的通風量則可以大壹些。遇到降雨、降雪的天氣,兩三天換壹次氣就可以。另外,通風的時間也要掌握恰到好處,壹般建議中午十點以後再進行通風。
總之,給菇棚通風需要遵循壹定的規則,當室外氣溫高於18℃時,早晚通風;當室外氣溫低於14℃時,中午通風。通風時長可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
另外,雙孢菇壹般在出土3~5天後就可以進行采摘。在采摘後,不能硬拔,這樣會將周圍的子實體(小菇蕾)帶出土,就會死掉。正確的采摘方法是用手抓住菇蓋,像擰瓶蓋壹樣去擰,這樣周圍的菌絲和小菇就不會受到破壞。
雙孢菇的栽培,之所以會出現出菇少、產量低以及高腿菇,除了和我們的溫、濕度控制不合理外,也和覆土以及通風換氣的操作不當有直接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管理中,要註重這些關鍵因素,精準管理,創造適宜雙孢菇生長的條件,從而達到出菇多、品質好、產量高的目的,進而將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