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

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

[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感]

《風塵女畫家》,我看了兩場,嘿嘿,先把看兩場的數字報出來,饞饞妳們沒看過的,哈哈哈!

總的來講,這部戲演的還不錯,套用老黃的話說:“兩位主演很努力!”,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感。這是壹部“人保戲”的舞臺劇,難度很大,劇中潘贊化和張玉良的年齡跨度從10多20歲壹直到七八十歲,想要演好不是壹時之功就可以的。8號我去看彩排(說是彩排,實則和正式演出無異,中間沒有任何停頓),感覺還有壹些地方配合或表演不夠到位的,10號看正式演出時有壹些就改正了,很顯然,兩位主角在演出中取得了進步。簡單談個幾點吧,我也不想再去謀篇布局或者搞什麽遣詞造句的了。

1、余順貌似比以前瘦了壹點,只是瘦得還不夠,側看往往還是能看出壹點胖,我壹直都以為,作為小生演員,保持標準的體型很重要;此外,以前看過他在《徽商胡雪巖》和《霸王別姬》的視頻中嗓子好象不太好,我曾經有點小擔心,而這次余順的嗓子終於恢復了,還是和以前壹樣的動聽。呵呵,我喜歡!

2、兩位主演在海灘別之前的表演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從海灘別後就感覺駕馭能力不夠,壹個是唱腔和表演中總覺得沒有完全感動我,另外就是孫娟老師扮演老年版的張玉良感覺還不夠形象傳神,甚至在最後壹出當張玉良聽到潘的死訊後,跌坐在床上,然後張表示要為潘塑壹個像時,孫娟用的是壹個較為輕快的步子在走,我想此時張玉良悲痛欲絕,怎麽也不至於步履輕快吧?感覺在表演上,兩位主角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許可以把黃新德老師聘為本劇的藝術總監或顧問什麽的,我想作為當年的主演,他壹定有很多心得傳授給晚輩。

3、這次的舞臺背景布置的很美,除了常見的壹些布景技術外,這次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手段居然像放電影壹樣運用了動態的布景方法,如翻滾的海浪,開動的輪船等。不過說到這裏,我認為有壹個地方的處理是個敗筆,就是在第六場“海灘別”壹折,最後二人分手後,背景上靜態的輪船突然開動了起來,此時汽笛聲大作,加上海浪的聲音,我感覺好象回到了電影院,觀眾的註意力也被這個新式家夥吸引過去,但這也破壞了兩位主演為觀眾塑造的離愁別緒,失去了舞臺劇的想象空間。竊以為,還是不能把舞臺劇搞成放電影。真想看電影肯定還是在電影院的效果好。舞臺劇的壹個特點就是在壹個小小的舞臺上,憑借演員虛擬化的表演,卻能給觀眾極大的想象空間,新技術的引進如果破壞了舞臺呈現,我就覺得不好,觀後感《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感》。再聯想到後面第七場“忽聽琵琶”的情境,此時在兩場之間的這個新技術的使用,我感覺還不如按照正常的把燈光暗下來,讓觀眾去回味這種離愁別緒來的更好。

4、新版的《風塵女畫家》把觀眾熟悉的老段子基本都保留了下來,但是也有壹些小的唱詞和音樂的改變,比如剛開始張玉良出場時唱的《蔔算子》,精耕老師就改了壹下音樂,感覺改得很棒,很好聽。這段音樂在後面還幾次出現,很好的起到了襯托情感的作用。

5、很久沒見到葛劍群了——這個在馬蘭身邊扮演春紅的小花旦,這次她在劇中扮演潘贊化的大夫人,演的非常棒(唱得時候好象吐字有點不夠清晰,水龍吟說估計是嗓子有點問題,呵呵,非專業觀點,請別拍磚),把大夫人的潑辣保守刻畫得入木三分。

6、在第七場“忽聽琵琶”的開頭和結尾,總感覺的情緒渲染得還不夠。整個壹場就是從頭唱到尾,是不是能再增加點東西來更好表現當時潘贊化的感情?

不寫了,不寫了,再寫人家會以為我老是挑刺。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挑刺,不好,不好!哈哈!當然作為壹個非專業人士,肯定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如果有老師發現評的不對,我也歡迎指正。小生先行謝過了!

最後,上點圖片吧,讓沒看的也過過眼癮(相機不好,請多見諒)。

玉良要唱《蔔算子》了

得知玉良有孕,潘贊化來到上海看望,卻被告知她要出國留學

畫展中的《人力壯士》被毀壞了

大夫人突然到來並發飆,要玉良行大禮,玉良啊,妳該怎麽辦?

老年張玉良在法國的家中

夢幻:斷腸話,休再說,從今不唱別離歌

玉良在臨終留言,註意看左邊的塑像,那可是老黃的,哈哈

遺憾的是,在“海灘別”和“忽聽琵琶”兩場由於光線較暗,加上相機只是普通的卡片機,拍出來的圖片都很差,不能上傳啦!

  〔新版《風塵女畫家》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妳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