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亞票事件,史稱廣州保亞票革命運動,此次事件是在朱執信等人的領導下,由譚馥具體組織和發動起來的,參加者以湘籍誌士為主,主要有葛謙、曾傳範等人。
葛謙,在黃興的介紹之下加入同盟會,並留學日本東斌學堂,時常有機會親得孫中山的言傳,於是他也愈發堅定了革命的誌向。回國之後,赴廣州,發展同盟會組織,並吸收譚馥等人入會,加快在清軍巡防營的策反工作。
譚馥,字文炳,早年加入哥老會,哥老會的經歷,使他較為推崇傳統的會黨活動方式。由鄉人葛謙介紹加入同盟會後,與葛謙壹起,在巡防營內熱情宣傳革命,等待著革命時機。
1908年11月,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後相繼逝世,革命黨人精神大振,鄒魯、姚碧樓等革命黨人在朱執信寓所秘密會商,決議通過譚馥等人的關系,以廣州巡防營官兵為主力,以趙聲的新軍、朱執信的綠林為策應,發動武裝起義。
而此時,譚馥已經在巡防營內組織了保亞會,得知鄒魯等人決議以巡防營為主力,譚馥備受鼓舞,並與鄒魯見面磋商起義日期、聯絡方式等問題。譚馥認為起義日期越快越好,而聯絡方法則采用在新軍裏散發壹種名為“保亞票”憑證的方法。這是壹張紙條,四角印有山堂香水和內外口號詩句,領了它就等於入了會。利用這種方法迅速地將會眾集結起來。發放保亞票的方法大致是仿照哥老會的規程。並且規定,有50張散票者,作為排長;150張散票者,作為隊官;500張散票者,作為管帶。以此擴大保亞票的發放範圍,壯大革命的聲勢。於是,軍營中特別是原有哥老會會籍的士兵紛紛領取,也有大批士兵把領取保亞票當成壹種榮耀。
但是就在萬事俱備之時,負責聯絡水師提督親軍營的嚴國豐不慎於12月7日在水師提督行署遺失保亞票壹張,恰巧為巡捕撿到。當晚,清政府便將嚴國豐捉拿,並搜出他的日記本,葛謙、譚馥等大量的革命黨人暴露在了清政府的槍口之下。清政府隨即又到大同旅館將葛謙逮捕,並當場搜獲了保亞票底冊、旗幟、來往信件等,至此起義全部暴露,於繈褓之中被扼殺。
被捕的葛謙、嚴國豐等人誓死嚴守革命秘密,後在湖南郴州被捕的譚馥,壹樣視死如歸,態度堅定,沒有供出壹個革命黨人,最終英勇就義。盡管這次起義還未來得及發動,便被鎮壓了,但是保亞票的廣泛散播,卻擴大了革命的宣傳。葛謙、譚馥等人嚴守秘密,也使得廣東的革命組織未受到進壹步破壞,以後他們更註重新軍的組織與發動工作,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等革命烽火就此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