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中部、北部出發,壹條路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壹條路向東,過大同、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題主所說走西口應該是第壹條線路。西口泛指晉商、陜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人們背井離鄉的目的就是解決溫飽問題,所以叫走西口。
殺虎口原名殺胡口,在山西右玉縣。其地勢險要,是壹個天然關口。胡的本意就不多做解釋,但為緩和矛盾後來改名叫殺虎口。
走西口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壹,原因是山西部分地區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無數山西人、陜西人背井離鄉,加快了與蒙古草原的各項交流,帶動這壹地區的發展。
歡迎打開 歷史 寶藏,壹起來讀山西那些事兒。 (約400字,閱讀需2分)
壹曲走西口,讓我們憶起壹段特殊的 歷史 。
在 晉北、 陜北 地區,夫妻之間和戀人之間,多以哥哥妹妹相稱。
這首名為《走西口》的民歌,在妹妹對哥哥壹聲聲、壹句句的叮囑裏,浸透著女子對丈夫和戀人離家遠行“走西口”的無盡關懷與悲苦。
特別是經由陜北姑娘王二妮的真情演繹,這首悠遠悲愴的《走西口》更成為特有的文化記憶,表達出晉陜民眾對艱辛生活的深深傾訴。
什麽是“西口”?在傳統時代,中原王朝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多在北方長城險要地點設置防衛要塞。特別是在明代,中原王朝先後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而“口”則專指長城沿線的關口。借助於軍事關口,明清以來很多關口逐漸演化為貿易場所,如張家口、喜峰口、古北口、殺虎口等。
歷史 上的“走西口”,是中國移民史上有著重大影響的人口遷徙過程。
明清的長城之內民眾之所以要“走西口”,跑到關外不適宜農耕之地求生,主要是為了逃避關內的天災,如旱災等。除此之外還有山陜商人,不畏嚴寒酷暑,行走於長城內外。
就性質而言,“走西口”是明清時期長城以內 晉北 、 陜北地區的勞動人民到長城以外謀生的 社會 活動,也是成千上萬口內百姓湧入今天內蒙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地的移民活動。同時,“走西口”也是明清以來逐漸孕育的壹種經濟現象,壹種移民文化現象。
歷史 上的走西囗是指山東,山西和河北以及華北平原的人口大遷移,而西囗是指河北的張家口。古時通常人們說口裏口外,而口外就是指山西至內蒙古壹路向西直到河西走廊,再向西就是新疆地區,還有壹部分人到甘肅和陜西定居。
古時到民國時期都有人走西口,所以走西口的人非常的艱苦,壹路向西。大部分人在內蒙就定居下來,再向西就是現在的新疆。而走新疆要走十八站沙漠戈壁灘,極為艱苦,聽說要是幾個人上新疆妳如不隨鴕隊的話。是很難到達新疆的,通常人們送別在陽關。有詩說: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有人說:過了嘉峪關,兩眼淚汪汪或者說眼淚擦不幹。歌詞中唱到:哥哥妳走西口,妹妹我淚花流。不見哥哥我心憂愁等等,讓人著實辛酸流淚。本人觀點,謝謝閱讀。
西口就是山西殺虎口。在今天右玉縣右衛鎮的西北角,出了殺虎口就是內蒙了。前些日子因為培訓的因素去這裏看了壹下,塞北高原,神清氣爽。 1、右衛鎮的由來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在這裏設置大同右衛。後來隨著邊防線南遷,玉林衛就遷移到這裏,兩個衛在壹塊,為了方便就合稱 右玉林衛。
(明代大同鎮)
在明朝滅亡後,到了清朝軍戶開始壹體納稅。到了雍正時期,直接廢衛為縣,右玉林衛就改為了右衛縣。
(右衛鎮)
在70年代,因為風沙的緣故,縣城南遷。上次去了這裏,發現在土城內,還有農田,都沒有明代繁華。
2、殺虎口在邊防線上,“虜”“魯”壹般都會改成“魯”,“胡”壹般會改為“虎”。
殺胡口最初是見證遊牧與農耕民族廝殺的地方。在隆慶議和後,這裏成為邊境互市的場所,“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賜”。
(殺虎口)
到了康熙年間,因為族群因素,這裏改為了“殺虎口”。
3、走西口山西整體而言土地貧瘠,在煤炭沒法大規模外運的年代,只能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開啟對草原的貿易。殺虎口是山西內地距離綏遠最近的路,自然比較繁華。
(殺虎口長城)
在今天,學界對此也有很多研究。
(殺虎口關)
隨著高速、高鐵的開通,殺虎口在今天的地位下降。整體而言比較蒼涼,登高有種悲秋風的感覺。
這壹首《走西口》的山西民歌,唱出了晉商數百年的悲涼和希望。
狹義的西口是山西右玉縣的殺虎口,是晉商與蒙古貿易的交通關口。
1,明代的西口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把長城外的玉林衛並入大同右衛,改稱右玉林衛,屬大同府。清朝時改稱右玉縣。
為了防禦韃靼和瓦剌的南下,明朝修建長城,分設九邊重鎮,在長城的關隘設置城口。
正統三年(1438年),置大同互市口,殺胡堡互市口。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為忌諱而改成殺虎口。
但因為與蒙古的關系時好時壞,這些互市口也經常關閉。
隆慶和議開始於隆慶四年(1570年),到隆慶五年,明朝給韃靼俺答汗封王號,開辟十壹個長城口通商互市。史稱俺答封貢。
隆慶和議之後,明朝與蒙古互市,設有多個互市口。
狹義的走西口,就是指經過殺虎口到蒙古進行商貿活動。
蒙古向內地輸入牛羊駝馬和皮革,內地向蒙古輸的商品就是五花八門了,比如布匹、絲綢、棉花、糧食、鹽、糖、果等等。
2,清代的走西口
康熙、乾隆年間相繼擊敗、消滅準格爾汗國,清朝最終統壹了蒙古草原。
內地與蒙古連為壹體,雙方的貿易進入了壹個新的大發展時期。
晉商把大同東邊的張家口稱為東口,大同西邊右玉縣的殺虎口稱為西口。
廣義上來說,大同以西的長城關口都可叫西口。
走西口的路線主要有四條:
1)從殺虎口,經過土默特,沿黃河向西到包頭;
2)從陜北經榆林,過鄂爾多斯到包頭;
3)從寧夏到包頭或鄂爾多斯;
4)從張家口,經過土默特,沿黃河向西到包頭,這壹條路線稱為走東口。
這幾條路線的總匯集點是包頭。
3,晉商的崛起
清朝時期晉商與蒙古的貿易,產生了大盛魁、喬家等著名的晉商。
明清時期,黃土高原的環境惡化,幾乎沒有森林覆蓋,荒漠化嚴重。再加上明末小冰河的影響,山西農民生活困苦,不得不走西口,出去打工經商。
清朝康乾時期,人口激增,造成了山西巨大的人口壓力,部分人口向內蒙遷徙。
擊敗準格爾汗國後,清朝積極鼓勵向內蒙古移民、放牧開墾。
在清朝時期,晉商通過蒙古貿易發展了起來。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本文為原創,如果覺得有點意思,敬請點壹下關註並點贊。走西口是從山西到內蒙,包頭壹帶作買賣掙錢養家胡口。
壹曲二人臺《走西口》唱出壹個個辛酸淚。走走西口指的是山西災民壹路北上,途經右玉縣的“殺虎口“壹路到內蒙古和河北省壩上地區,主要分布區域是包頭,土左,土右旗,達茂,四子王旗,烏蘭察布的察右前,後旗及商都,化德等地區。河北省壩上地區主要指張家口地區的尚義,沽源,張北,康保壹帶,俗稱壩上高原。因這裏多是草原 ,且地廣人稀,適合逃難的人開荒或打工生存。慢慢地山西的居民與本地的居民融合,形成了新的居民。走西口是壹部苦難史,與二人臺的形成和發展分不開的。二人臺現在主要分布在晉冀蒙陜四省交界地 ,輻射人口3000萬,是二人臺的發源地和拓展地 。二人臺 屬地方性劇種 ,以方言為主,這幾個地方方言基本壹致 ,走西口的過程 也就是這四個省居民交互融合的過程。
《走西口》的時間從光緒年間開始,但時間主要在民國初年,也與張庫大道的貿易發展有關,壹部分流浪的西口人,迫於生計,與駝隊為伍,離家別口,做起了生意,壹部分人富起來,壹部分勉強糊口,過著饑壹頓,飽壹頓的生活,這是廣義的走西口。也有以張家口之分壹說,俗稱“出口外”,壩下和山西的逃難人群 紛紛離家到壩上地區謀生,開荒或打工 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我的故鄉康巴諾兒草原,這裏匯聚的人口正是走西口來的人口。具體地說,我的爺爺,姥爺分別來源於壩下萬全地區,我們這裏的爺爺輩多數來自於山西天鎮,渾源、靈丘等地,典型的是二號蔔鄉西土城現有居民,來於民國初年 成分以上四省十三縣。這裏正是走西口來的人的目的地或棲息地,多數人的老家還在山西或口裏,直到現在還和老家的親人互通有無 有的走口的山西老人還健在。所以這裏的人常唱二人臺,也被稱為二人臺的故鄉。
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這些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人口遷徙移動的現象。其中,走西口是清代以來陜西、山西人遷徙到西口地區謀生的代名詞。
西口最初是指大同以西的殺虎口,後來變為以歸化城為中心的綏遠地區。
在清朝以前,這裏都是蒙古遊牧民的地盤。在清朝以後,山西、陜西等地的漢民,來到此地傭耕、貿易和定居,使得原本的遊牧 社會 ,逐漸演變成半農半牧 社會 ,甚至在有些地區,例如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右翼、鄂爾多斯南部地區,幾乎都成為了農業的世界。
隨著人口組成的調整,原本以蒙古盟旗為主的口外行政建制,逐漸演變為旗廳並存、蒙漢分治的情況。
值得壹提的是,走西口也催生了壹些文化的現象。清代以來,民間湧現出大量歌頌走西口的歌謠、故事。例如:
從歌詞中,我們可以當時的生計艱難是迫使老百姓走西口的原因,西口以外的世界已經成為擁有好收成的樂土。
以上就是走西口的 歷史 簡介。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壹,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余年的 歷史 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陜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陜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陜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陜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陜北人,河北人。後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陜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我們要尊重史實,既是對 歷史 的負責,也是對後人的負責。
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謀生為特點的非官方行為。“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陜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壹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 社會 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壹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堿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壹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裏,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從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線圖看,山西人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壹條路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壹條路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殺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裏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 歷史 。
“走西口”是壹部辛酸的移民史,是壹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壹批又壹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區,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遊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的內蒙古地區以傳統單壹的遊牧 社會 演變為旗縣雙立,牧耕並舉的 多元化 社會 。在這壹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壹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壹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壹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壹定的積極的影響。
真正的走西口就是從河曲縣的水旱碼頭西口古渡到內蒙,殺虎口出關的只是右玉縣壹帶的當人,經大同縣張家口出關的人主要還是大同縣本地人,通過河曲縣水旱碼頭西口古出的人有,河曲縣,偏關縣,保德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寧武縣,原平縣,忻州,壹直到太原,晉中,呂梁等地都走河曲西口古渡去內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