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過某個講座,講題是什麽忘記了,有個主講人是做喪事服務的,大概是講管理和客戶服務之類的,並帶來了公司全體員工為他來捧場。主持人施宏洲(前新加坡知名新聞主播)問其中壹個員工:為什麽選擇這門職業?被提問的是壹個裝扮很酷的女孩子,她回答:“從小喜歡看訃告,還可以學華文。”在場的人都樂了。
《聯合早報》最後壹兩版就都是訃告了:
訃告中長長的親友名單,好像是這位逝者的壹生。人活了壹輩子,就活出了壹份名單:長輩、同輩、後輩、後輩的後輩,繼承著前人的血,開枝散葉,流傳給後人。
紅白喜事以前覺得挺遙遠,沒有經歷過,年齡漸長,開始陸陸續續參加各種婚禮和葬禮,發紅包派白金。
新加坡政府出資蓋的樓房叫做HDB Flat,通常壹層都是空著的,只有建築的支撐柱,英文叫做Void Deck,特指新加坡樓房的這種格局。這樣的空地自然有用途,馬來人的婚禮和華人的喪事就在這裏舉行。有時候這棟樓下是華人辦喪,隔壁樓下正好是馬來人的婚禮,唱個對臺戲。
馬來人的婚禮都很熱鬧,親朋好友百多人,唱歌跳舞,還有手鼓隊迎親的。有壹次隔壁正逢華人的葬禮,和尚要念經,兩邊商量了壹下,各自退壹步,婚禮的音樂停下來,讓和尚們念誦往生咒,念完之後那邊接著唱歌跳舞。真是很奇特。
喪事服務都是24小時隨時待命的,接到電話後,連夜就把場地布置好,有冷凍功能的棺材也停放在樓下,壹般是三天。燈光、桌椅、電扇壹應設備置辦齊全,還有飲料、瓜子、糖果等等。去到那裏,坐下來和逝者親人聊聊天,白金用白色信封包好,吃些糖果,喝點水,不要客氣,是必須的。若是熟識之人,還會去靈堂瞻仰壹下逝者的儀容。親朋好友大多並不過於悲傷,還會笑容滿面迎來送往,喪事的氣氛不那麽沈慟,逝者逝已,因而叫白喜事。更有甚者,開了好幾桌麻將,壹邊搓麻壹邊緬懷過去。逝者至親在此期間日夜守候,直至發喪。發喪之日,靈車開道,後面跟隨眾親友,捧遺像,舉花圈,沿路走去。
喪事規矩多。我同事老父去世,他百天內不可剃須剪發。我另壹朋友父親去世,請我幫忙做些事,正值我兒出世不久,她不肯進我家,怕影響孩子。去到靈堂,人家會發給每個到訪者壹條紅線,纏繞在手腕上,以免把壹些不幹凈的東西帶回家。如果走到樓下遇到辦喪事的,通常要回避。
喪事的配套大體壹樣,因參與者不同,妳可看出其生前的宗教信仰。有和尚來念經的,有道士做法事的,也有壹眾教友齊聲合唱聖歌的,還有眾人反復念誦壹句話不停歇的,那是日本創價學會,在新加坡也有不少信徒。無論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天主教,無論是幡是幅還是十字架,喪事公司都有相應的道具。
朋友以過來人的口吻對我說:“這個事不用擔心,壹個電話打過去,全部壹條龍服務辦到完。“
前文提到那個從小愛看訃告的女孩,主持人後來又問她:妳男朋友怎麽看妳的職業?女孩酷酷地回答:我跟我女朋友感情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