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婆羅浮屠簡介

婆羅浮屠簡介

該寺廟的婆羅浮屠或有時“Barabudur”是大乘的佛教的寺廟靠近Muntilan在印尼爪哇島。婆羅浮屠建於 Sailendra 王朝(公元 650-1025 年)統治期間,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爪哇人口中的佛教徒在婆羅浮屠進行朝聖和其他儀式,直到公元 14 和 15 世紀左右,寺廟被遺棄,因為許多爪哇人皈依 *** 教. 婆羅浮屠於公元 1814 年被重新發現,此後壹直是荷蘭人和爪哇人進行大量研究和考古調查的對象。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在蘇哈托總統(公元 1967-1998 年)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監督下進行修復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公元 1991 年將婆羅浮屠指定為世界遺產,這座標誌性的寺廟繼續在塑造印度尼西亞美學、建築、和文化認同。婆羅浮屠是印度尼西亞訪問量最大的旅遊景點。

地理與歷史

婆羅浮屠位於日惹西北部約 40 公裏(25 英裏)處,距爪哇中部蘇拉卡爾塔市以西約 86 公裏(53 英裏)。這座寺廟位於兩座火山 - Sundoro-Sumbing 山和 Mt. Merbabu-Merapi - 以及兩條河流 - Progo 和 Elo 之間的區域。婆羅浮屠非常靠近克都平原的另外兩座佛教寺廟:Pawon 和 Mendut。學者和考古學家推測,這三座寺廟之間壹定存在某種關系,因為這三座寺廟都位於壹條直線上。然而,這意味著什麽仍然是學術爭論的問題。眾所周知,古代和中世紀的爪哇人,無論是印度教或佛教徒,將克都平原與巨大的農業生產聯系起來,因此被認為是爪哇島上最神聖的地方之壹。古代人們認為這兩條河流特別吉祥,因為它們在今天的印度喚起了神聖的恒河和亞穆納河。毫不奇怪,鑒於該地區的好感,印度教 Gunung Wukir 廟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公元 732 年,位於 Kedu 平原的婆羅浮屠以西僅 10 公裏(6 英裏)。

婆羅浮屠寺廟的約會是基於對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地方發現的浮雕和銘文的藝術比較。

爪哇人建造婆羅浮屠的時期籠罩在傳奇和神秘之中。沒有關於它的建造或用途的記錄,這座寺廟的年代是基於對印度尼西亞和整個東南亞其他地方發現的浮雕和銘文的藝術比較。強大的文化和宗教影響從公元 1 世紀左右開始從印度次大陸到達現在的印度尼西亞。這種影響從c開始迅速增長。公元 400 年以後。印度教和佛教商人和商人在該地區定居,與當地居民通婚,並促進了土著爪哇人和古印度之間的長途貿易關系。幾個世紀以來,爪哇人將古印度的文化和宗教與他們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融合在壹起。

“婆羅浮屠”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激烈的學術辯論的主題,也是壹個揮之不去的謎。壹些學者爭辯說這個名字源於梵文Vihara Buddha Uhr 或“山上的佛教寺院”,而另壹些學者則爭辯說 Budur 只不過是壹個爪哇地名。公元 842 年的壹塊石碑提到了 Bhumisambharabhudara 或“菩薩十地功德山”。“婆羅浮屠”這個名字很可能與“婆羅浮屠”有關。

對於導致婆羅浮屠建造的政治和文化事件,現代歷史學家彼此之間都存在分歧。有可能是印度教桑賈亞王朝最初開始在婆羅浮屠現在所在的地方建造壹座濕婆神廟。公元 775 年,他們無法完成他們的寺廟,因為他們被 Sailendra 王朝趕出該地區。(然而,應該指出的是,其他爪哇歷史學家將 Sailendra 和 Sanjaya 王朝視為同壹個家族,宗教贊助只是由於個人信仰而改變。普遍的***識是,有兩個敵對的王朝支持不同的信仰.)

考古學和學術界壹致認為婆羅浮屠的建造結束於公元前。公元 800-825 年。薩馬拉通加國王(公元 790-835 年?)傳統上被視為爪哇國王,他負責監督婆羅浮屠的建設。佛教國王,如 Samaratungga,是印度教 Sanjaya 王朝在爪哇中部馬塔蘭王國的權力對手。Sanjaya 王朝統治下的印度爪哇人建造了Prambanan -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印度教寺廟,位於婆羅浮屠以西約 19 公裏(12 英裏)處 - 與婆羅浮屠同壹個世紀,普蘭巴南的建造完全有可能是政治和文化的回應到婆羅浮屠。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地震、火山爆發和熱帶雨林的生長使婆羅浮屠遠離爪哇人,使其無法進入。

眾所周知,佛教徒在中世紀早期在婆羅浮屠朝聖並參加佛教儀式,直到公元 1400 年代該寺廟在某個時候被遺棄。此外,婆羅浮屠被遺棄的根本原因也存在爭議,寺廟最終被遺棄的原因仍然未知。眾所周知,在公元 10 或 11 世紀,由於火山爆發,馬塔蘭王國的首都從婆羅浮屠向東遷移,這可能削弱了婆羅浮屠作為朝聖中心的地位。盡管 *** 、波斯和古吉拉特語商人早在公元 8 世紀和 9 世紀就將 *** 教帶到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但爪哇人皈依 *** 教的速度僅在公元 15 世紀才開始迅速增加。隨著爪哇人接受 *** 教總的來說,婆羅浮屠的重要性會降低是有道理的。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地震、火山爆發和熱帶雨林的生長使婆羅浮屠遠離爪哇人,使其無法進入。盡管如此,有證據表明婆羅浮屠從未離開爪哇人的集體文化意識。即使在他們皈依 *** 教之後,後來的爪哇故事和神話也表達了寺廟與神秘和負能量的聯系。

1814 年,監督英國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短暫占領的總督托馬斯·斯坦福·萊佛士 (1781-1826 年) 允許荷蘭探險家赫爾曼·科尼利厄斯 (1774-1833 年) 組織壹次遠征以尋找和定位婆羅浮屠,他在同年成功地做到了。在婆羅浮屠被重新發現後的幾年裏,荷屬東印度群島 *** 委托並允許對該寺廟進行考古研究,但在公元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搶劫是壹個主要問題。專家建議婆羅浮屠原地不動,第壹次修復工作從公元 1907 年持續到 1911 年。今天,婆羅浮屠再次成為佛教朝聖地和東南亞的主要旅遊目的地,但印尼官員仍然擔心寺廟的人流量造成的破壞,以及揮之不去的環境和安全問題。

藝術與建築

婆羅浮屠是壹座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紀念意義的古老佛教建築,在東南亞只有柬埔寨的吳哥窟、緬甸蒲甘的佛教寺廟、越南的 M? S?n 的印度教寺廟和泰國的素可泰遺址才能與之匹敵. 婆羅浮屠的設計融合了爪哇風格和古普塔風格王朝建築,反映了古代爪哇土著和印度美學的融合。婆羅浮屠周圍有超過 500 尊佛像,婆羅浮屠包含大約 3,000 座淺浮雕雕塑。這些雕塑都是獨壹無二的,它們描繪了佛陀的教義、生活和個人智慧。綜合來看,婆羅浮屠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壹個地點的佛教雕塑數量最多的地方。眾所周知,在古代,雕刻家在用油漆和灰泥覆蓋所有東西之前裝飾和裝飾寺廟的各種畫廊。這種方法有助於更好地保存這些雕塑壹千多年。

據估計,在婆羅浮屠的建設中使用了超過 160 萬塊安山巖(壹種火山巖)。這些巖石以壹種不使用任何砂漿的方法切割和連接。婆羅浮屠由三個不同的紀念碑組成:婆羅浮屠的主廟和位於主廟東邊的兩座較小的廟宇。兩個較小的寺廟是Pawon Temple和Mendut Temple,後者包含壹個大型雕塑兩尊菩薩環繞的佛像。總的來說,婆羅浮屠、波旺和門都象征著個人實現涅槃的道路。三座廟宇也都在壹條直線上。另壹座佛教寺廟 - Ngawen,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8 世紀,距離婆羅浮屠的主寺廟僅 10 公裏(6 英裏)。巴農神廟 (Banon Temple) 是壹座被毀的印度教寺廟,位於帕旺以北僅幾米處。

婆羅浮屠的主要寺廟結構分為三層,金字塔形底座上有五個方形梯田,壹個圓錐形的樹幹帶有三個圓形平臺,上層是壹座宏偉的不朽佛塔。精美的浮雕構成了寺廟墻壁的壹部分,占地面積約為 2,520 平方米(27,125 平方英尺)。婆羅浮屠的圓形平臺周圍有 72 座佛塔,每座佛塔內都有壹尊佛像。這種空間的分配和劃定符合佛教的宇宙觀。在佛教宇宙學中,宇宙分為三個領域,分別是無 *** 、無 *** 和業界。阿魯帕達圖這裏由三個平臺和大型佛塔為代表的rupadhatu由五階表示,該kamadhatu是由寺廟的基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