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昌都是哪裏啊?

昌都是哪裏啊?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自清末改土歸流置昌都府以來,昌都縣便壹直是昌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東門戶”的盛譽。以昌都鎮為中心,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緬甸及雲南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地區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昌都地區位於東經93°6′-99°2′,北緯28°5′-32°6′之間,東與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縣隔江相望,東南與雲南省的德欽縣接壤,西南與林芝地區毗鄰,西北與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的玉樹州交界。總面積為11萬平方公裏,占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8.9%。現有昌都、江達、貢覺、類烏齊、丁青、察雅、八宿、左貢、芒康、洛隆、邊壩等11個縣,居住著藏、漢、回、壯、納西、珞巴、門巴、白族等21個民族,總計人口55萬余人,其中藏族占98.26%。經濟以農業為主,牧業也占有相當比重。 昌都地區總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最高海拔為5460米,最低海拔約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聳立於雪線以上,其中邊壩縣邊界的念青唐古拉山峰高達6956米,萬丈冰峰,銀裝素裹。 昌都地區屬藏東南高原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區。夏季氣候溫和濕潤,冬季氣候幹冷,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平均日照數為2100-2700小時,年無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幹旱、霜凍、雪災、冰雹、山洪。 由於三江水系的切割作用,昌都地區形成了多層次高原特征,有著復雜的地貌結構和不同的地形、氣候類型及植物生長層次,在這裏有水草肥美的遼闊牧場,麥浪起伏的千頃良田,壹望無際的翠峰林海,豐富的礦藏、水利和光能資源,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也有桔柑滿枝的亞熱帶風光。在這裏,山、水、林、鳥、獸、蟲、魚、花、草同生***榮,繪織了昌都高原雄偉綺麗,多姿多彩,幽靜原始而 昌都地區

又瑰麗無比的自然景觀。 西藏東部重鎮——昌都。唐代,昌都地區為吐蕃王國的壹部分,明清以後統稱此地為康藏地區,原西藏政府稱它為“朵康木”地區,現為西藏自治區所屬壹個專區。昌都是西藏東部橫斷山脈中的壹個鎮,恰好是川藏公路的中心點。從川藏公路的西端拉薩或它的東端成都乘客車,都是五天左右便可抵達這裏。 昌都舊名察木多,在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谷地中。昌都地區行署所在地,川藏公路經此。瀾滄江上遊支流雜曲、昂曲穿越其中,將縣城分割成加惹壩、四川壩、雲南壩、馬草壩四個壩子(即臺地)。加惹壩是老城區,四川壩設有醫院,雲南壩為行政機關駐地,馬草壩是新建文化區。登馬草壩東北坡,鳥瞰全城,古城猶如壹個寶瓶,紮曲、昂曲、有如雄鷹展翅,景色壯麗。城鎮發展迅速,現有煤炭、水泥、制革、縫紉、農機、電力、印刷、建材等小型工業近30個,加之鄰近四川,商業活動繁忙,物資供應充裕。附近有卡若遺址、絳巴林寺等文化遺址。 昌都作為康巴地區的腹心,有著亞洲第二大銅礦——玉龍銅礦和豐富的水能、森林資源;有著被人稱為“香格裏拉”的多民族、多宗教以及人與自然相處和諧的人文勝景,有著毗鄰川、滇、青三省的獨特區位優勢和開發條件,青藏高原發育的大江大河如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經此地,經過橫斷山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孕育、不僅哺育了長江文明和東南亞文明,為未來的南水北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造就了三江並流的奇絕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