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是在社會學中指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與“經濟人”相對。通過社會化,使自然人在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規範、履行社會角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並獲得社會的認可,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
經濟人即假定人思考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的,唯壹地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的最大化。
兩者的區別
壹、定義不同
1 社會人是在社會學中指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
2“經濟人”意思為理性經濟人,也可稱“實利人”,認為人的壹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
二、假設依據不同
1“社會人假設”是梅奧等人依據霍桑實驗的結果提出來的。這壹假設認為,人們最重視的是工作中與周圍人友好相處,物質利益是相對次要的因素的。
2 約翰·穆勒在亞當·斯密《國富論》基礎上總結出“經濟人假設”,最後帕累托將“經濟人“這個專有名詞引入經濟學。
三、目的不同
1 社會人不是單純的追求金錢收入,在除了物質方面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社會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即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忠誠、關心、理解、愛護、安全感、歸屬感,渴望受人尊敬等。
2 經濟人認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擴展資料
對經濟人的評價
正面
1、理論改變了當時放任自流的管理狀態。
2、加強了社會上對消除浪費和提高效率的關心,促進了科學管理體制的建立。
3、對中國管理實踐,有壹定借鑒作用。
負面
1、“經濟人”假設是以享樂主義哲學為基礎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懶惰而不喜歡工作的“自然人”。
2、“經濟人”假設的管理是以金錢為主的機械的管理模式,否認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認了人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與責任心。他們認為由於人是天性懶惰的,因此必須用強迫、控制、獎勵與懲罰等措施,以便促使他們達到組織目標。
3、“經濟”假設認為大多數人缺少雄心壯誌,只有少數人起統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絕對對立起來,反對工人參與管理,否認工人在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其人性觀是完全錯誤的。
4、經濟人假設與人是否有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並無必然聯系,僅僅是由資源稀缺性所引起的適應性行為選擇。
百度百科-經濟人
百度百科-社會人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