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
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兒童思想與起源是壹本很有名的書籍,是專門用來研究兒童的思想變化的,家長們看兒童思想與起源這本書是很有意義的,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
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1瓦隆,H、P、H、法國心理學家。
1879年3月25日生於巴黎,1962年12月1日卒於巴黎。1903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獲哲學教師資格。由於他研究兒童的精神衰弱癥,1908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25年以“低能兒”的研究獲文學博士學位。1935年任法蘇友好協會會長。1937年任巴黎大學法蘭西學院教授。納粹德國入侵巴黎期間,他花了足有5年的時間,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寫了《從行動到思想》(1942)壹書。1942年參加法國***產黨。1944年出版《兒童思想的起源》壹書。法國勝利後,他出任臨時政府國民教育事務局局長。
兒童發展的特點:
1、順序性
如:思維的發展是從知覺—>具體形象—>抽象—>辨證,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思維發展特點。(教育啟示:不要拔苗助長。)
2、階段性、連續性
每壹階段都是前壹階段發展的繼續,同時又是下壹階段發展的開始;前壹階段中總包含有後壹階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後壹階段又總帶有前壹階段某些特征的痕跡。
例:壹二年級開始具體形象思維,但仍有幼兒期的知覺思維。
(教育啟示:善於觀察孩子,既要關註孩子現在的發展,又要為孩子下壹步的發展創造條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啟示:關註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如:孩子2-3歲是口頭語言的關鍵期,4-5歲是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女孩10歲左右進入青春期,男孩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等。)
4、穩定性、可變性
教育啟示:
穩定性:妳改變教育方法,孩子不會馬上變,所以需要家長學會等待,需要耐心。
可變性:妳改變教育方法,孩子早晚會有變化的,但是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變化。
5、個別差異性
每個孩子有差異:每壹個孩子都不是別人的復制品,都不是另壹個孩子的復制品,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2壹、兒童是天生的創造家
陶行知非常重視兒童的創造性。陶先生認為,小孩子聰明的很,小孩子中有許多瓦特牛頓,愛迪生。因而他反對剝奪兒童自由,反對教師越俎代庖,認為這是教學中的大錯。
兒童的創造力表現在生活、學習和遊戲中,他們通常會對壹些看似平淡無奇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動物、植物和周圍的事物都能引發他們的奇思妙想,都能成為激發他們創造靈感的源泉,在親自觀察、觸摸、探索周圍環境的過程中,他們逐漸體會著,探索創造的樂趣,他們不僅僅是單純專註於創作的過程,更在創作中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然而兒童的創造活動離不開成人的鼓勵,贊揚,欣賞和引導。生活是激發兒童創造力的源泉,自然是兒童最好的導師。兒童的'創造很多時候看起來是稚嫩的,也許並沒有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東西,但兒童在創造的過程中,成功的完成了對以往經驗的加工,這壹過程本身的價值也足以讓每壹位教育者稱道。
二、兒童是積極的探索家
兒童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實世界。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對兒童自主性的尊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另壹大核心。
兒童比成人更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他們眼裏,世上的種種事情都是新鮮而令人驚奇的。這和成人對於世界的認知有所不同。兒童對世界上的存在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欲,而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時,往往比成人更帥氣,更有勇氣,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審視探索,甚至推翻成人世界的某些問題。兒童活潑好動,發現和探索是他們的天性,應該受到成人的呵護培育,而不是從成人的角度把兒童當成需要過度保護的、無知的生命。
三、兒童是自主的管理者
兒童成長是壹個潛移默化連續發展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力不斷接受挑戰,並在挑戰中不斷得到提高,雖然與成人相比兒童是稚嫩的無知的,但是兒童本身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能和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兒童是壹個自主的管理者,他們自信、自尊,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成為自己的主人,與同伴自主交流,在學習和生活上自主管理,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傾向越來越強。作為教育者應當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起到引導兒童成長,促進兒童發展的作用,教師的任務就是了解兒童的天性,本能和需要,成為兒童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促進兒童的成長。
兒童思想與起源的作者是誰3兒童思想的心理特性有哪些特性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壹歲大的時候,就能模仿簡單的聲音和動作,到了兩歲光景的時候,他能模仿復雜的動作。到三、四歲的時候模仿能力發展得更快了。喜歡模仿是兒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孩子作示範,作榜樣。
2、好奇心理:兒童生來是好奇的,五六個月大的嬰兒,壹聽見聲音就要轉頭去尋,壹看見東西就要伸手來拿。到了四、五歲,好奇動作就格外多了,看見路上的汽車來了,他總要停住腳看看;聽見外面鑼鼓聲響了,他也要去看看。根據兒童的這種好奇心,做父母的對他愛看愛問就不要厭煩而予以斥責,應當盡量滿足他,給予他解釋壹切。柏拉圖說過,“好奇是知識之門”,兒童若不好奇,那就不去接觸事物了,不與事物接觸,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質和狀況了。
3、好遊戲心理: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遊戲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須註意小孩子的動作和遊戲。應為準備良好的設備使小孩子得著充分的運動;給孩子適宜的伴侶,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響;利用他好動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為,或指導其有益的運動。
4、合群心理:嬰幼兒尤其喜歡群居,兩歲時就要與同伴遊玩,到了五六歲,這個合群心就發展得更強烈。做父母的要積極利用這種心理,選擇良好的小朋友,馴服的動物和小布娃娃之類,以安慰他的寂寞,促進孩子誠懇、忠厚等優良個性品質的發展。
5、喜歡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歡喜,終日在家裏就不十分高興。不過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須以年齡為限。年齡較小的兒童,叫他們采采花、種種樹,舉行短距離的活動就可以了。年齡較大的兒童,便可叫他們采集標本,舉行旅遊活動等等遊戲以增長他們的知識,強健他們的體魄,愉快他們的精神,使他們無形中得到許多好處。小孩子不論年紀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歡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經常領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
6、喜歡成功的心理:兒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給兒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難,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願再做而且阻礙其進步。做父母的應創造條件,讓孩子養成做事的興趣及自信力,並使其每做壹件事情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