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設想很好,也完全可以實現。
望遠鏡的鏡筒(圓筒)作用有三個:第壹是支撐所有結構同時保證所有光學元件的同軸,第二是遮光,使所有光學元件工作在雜散光盡量少的環境中,第三是保護和密封。
鏡筒的三個功能都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支架就是其中壹種方案。早在1659年,惠更斯就曾經制造過壹架以支架構成的無鏡筒超長焦折射望遠鏡,並用它發現了土星光環和壹些星雲,見下圖:
望遠鏡技術發展到今天,折射鏡遇到了鏡片直徑的瓶頸,反射望遠鏡成為大口徑的中堅力量。下圖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安裝在上海佘山天文臺。它同樣以支架構成:
下圖是在天文學史上立下赫赫功勛的帕洛瑪山5米海爾望遠鏡,它同樣沒有鏡筒,機械結構為支架式:
天文愛好者自制的反射式望遠鏡大多也為支架式,有些甚至精簡到僅用1根支柱(這是壹款卡塞格林式反射望遠鏡,工藝水平極高):
美國天文愛好者Mike Clements制造的1.8米道布森式反射望遠鏡:
以支架代替鏡筒的優點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統重量,缺點是失去了鏡筒的遮光、保護和密封作用。但這並非不可克服,壹個輕巧的黑色布套就可以提供良好的遮光,並且可以收起;鏡片設計成可拆卸,就解決了望遠鏡保存時的保護和密封問題。
再啰嗦壹句,目前最尖端的在建光學望遠鏡其口徑已經達到20~30米。由於規模巨大,對這些鏡子來說“鏡筒“和”支架“乃至”赤道儀“的概念都已經很模糊,它們都溶入了整體的建築結構之中,從外觀上再也難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