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ebQuest教學模式
WebQuest模式是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研究和解決為中心,學生在教師提供的網絡資源和指導下,基於網絡進行調查和自主探究,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使用信息,並幫助學習者分析、綜合和評價。嚴格意義上的WebQuest包括引言(Introduction)、任務(Task)、過程(Process)、資源(Resources)、評估(Evaluation)、結論(Conclusion)六要素,此外還可以有諸如小組活動、角色扮演等非關鍵屬性。
WebQuest的主導思想是教師先創設某個特定情境,將學生引入其中,然後向學生提出某個具體任務,要求其獨立或協作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網絡探究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和制定解決方案的依據。在《尋訪“絲綢之路”》 教學設計 中,教學設計者就是從此考慮,應用WebQuest模式來進行教學的。
WebQuest模式設計
1.引言:以動畫創設情境,易入主題
在WebQuest引言中,教師可以創設壹個假象情境,也可以創設壹個實際情境,但是提出的探究主題必須是基於現實生活的問題,具有探究的可能並能引起學習者興趣的。其實,WebQuest主題選擇是壹個耗時並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並非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運用WebQuest來學習,因此,所選主題壹定要恰當。
在該教學設計中,教師以漂亮的Flash動畫配以優美的古典音樂,很快將學生引入特定情景之中,激發學生對古老絲綢之路的向往,再結合實際問題,很容易就提出了這節課探究活動的主題。
2.任務:由簡到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與壹般網絡教學相比,WebQuest提供的任務是壹個切實可行、易於實現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務。探究主題是教師經過精心設計而來的,在進行WebQuest任務設計時,這些主題並不僅僅是讓學生通過網絡來查找問題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作出決策和判斷,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如果教師所設置的任務過於簡單沒有挑戰性,學生往往會陷入壹種被動機械式的信息搜索過程,而無法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尋訪“絲綢之路”》教學設計中,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分解出了三個任務:3~4人壹組,首先利用“技術支持”中的課件及課本,***同學習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術;小組協作交流扮演角色,確定主題,然後搜集資料、分析整理,根據技術要求制作相關主題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作品展示和評價。由於教師對任務進行了清晰的描述,這對學生的指導性很強。任務由淺入深,符合認識事物的規律,學生只有完成第壹步對PPT中操作的技術學習,才能在第二步中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演示文稿。值得註意的是,本案例中還采用了WebQuest中的小組活動、角色扮演等非關鍵屬性,鍛煉了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在案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四種不同角色:地理學家、歷史小靈通、美食家和藝術家。通過賦予學生不同角色,無形之中將學生放入壹個真實情景當中,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活動:註重教師對活動過程的有效引導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是學生的合作學習者、學習引導者、學習活動支持者與幫助者。因此在WebQuest的過程設計中,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教師提供的活動流程本身就是為學生提供了壹個“腳手架”,以引導學生壹步壹步完成任務。
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依據各組不同情況對學習給予相應的策略建議。
(1)在小組合作學習技術中,課前教師根據學生不同操作基礎采用自願和教師調整相結合的原則,組成異質小組,以便於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指導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強調學習方法及過程。此外,教師在學習網站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不同支架,有基礎的學生可以利用“快速通道”簡單瀏覽本章知識要點,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Flash動畫的詳細講解進行學習。
(2)在分配角色、確定主題過程中,教師在網站上提供了四個角色供選擇,並為每個角色提供了探究的參考主題,在學生進行選擇的時候提供壹些幫助和建議。
(3)在搜索信息、下載資料的過程中,教師提供了參考網站和搜索引擎使用信息。
(4)教師對學生展示的作品進行評價和引導。
4.資源:多視角的豐富資源提供方式
資源提供是WebQuest區別其他網絡學習活動的壹個特點。WebQuest註重學生對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簡單搜索信息。
在該案例中,資源提供有兩個方面:在網站“技術支持”頁面中提供“歷史教科書”(圖1)和“範例賞析”(圖2)資源。同時,在每個角色中又提供了個性化的資源網站列表,供扮演特定角色的小組閱讀。
5.評價:結合實際,制定自評和互評措施
設計者設計提供了供自評和小組互評的“評價量規”,使學習具有針對性,有效保障了學習效果。
(1)從展示者的角度評價(自評):①我是否學會並應用了“對齊與分布”、“超級鏈接”、“動作按鈕”、“預設動畫”、“幻燈片切換”等技術?②我的演示文稿是不是只進行了簡單的復制、粘貼,文字經過整理了嗎?加入自己的思考了嗎?③我的演示文稿排版美觀嗎?能做到圖文並茂嗎?④我的作品亮點在哪裏?⑤制作過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難?有什麽好的技巧向大家介紹?
(2)從觀眾的角度評價(互評):①演示文稿要有整體感、排版合理、有新意。②所學PowerPoint技術運用正確。③主題突出,內容直觀、圖文搭配得當;色彩搭配合理。④作品內容與形式有自己的思考與創新。⑤展示自然、流暢,有感染力。
雖然教師所設計制定的評價材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量規,但具有問題引導的獨特創意,起到了幫促學習的良好評估效果。
6.結論:行動+反思+學習
結論是形成學習觀點,並促進反思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對學生學習作品展示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集中講解,鞏固所學知識,引導和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制作過程,總結經驗教訓。各個小組在課後經過進壹步的修改,重新上傳自己組的作品。
教學設計總評
總體看來,《尋訪“絲綢之路”》教學設計不失為信息技術課程中Web-Quest模式的成功應用案例。在Web-Quest中,有效整合了任務驅動、支架式、拋錨式等各種教學策略,體現了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特點,是值得肯定的。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尋訪絲綢之路”網絡探究活動調動學生使用技術來完成任務,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壹堂成功的WebQuest應用案例。
同時,這也是壹個壹定程度地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實現與其他學科整合的案例。實際上,整合本來就是雙向的,我們的教師對在各學科中與信息技術整合關註得比較多,而反過來對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實現與學科的整合強調得比較少,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式的探究活動來實現整合不失為壹個好方法。當然我們也需要註意分清主次,不能把信息技術課上成歷史課、數學課等。本教學設計在這點上把握得就很好,充分體現了主題為教學服務的原則。
但是,該教學設計也同樣存在著許多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首先,在實施過程中,如何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位成員都能夠掌握教師提供的知識內容?其次,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與活動實施是同步進行的,造成有限時間段中要求學生同時掌握的東西較多,容易分散學生註意力,課堂控制難度也大為增加,需要教師靈活有序地把握兩者進度。第三,網站“結論”模塊的作用在課堂中沒有達到預計效果,需要作出改進。
結語
自從Bernie Dodge博士首創WebQuest以來,它已經風靡全球,受到了廣泛關註。在中國,廣大壹線中小學教師對WebQuest也尤為喜愛,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教學實踐案例。我們認為,WebQuest之所以在全球流行是因為它代表了先進的課程教學理念,建構了便於操作的實踐模式。這種現象的背後至少表明了幾個信息:首先,對於壹線教師來說,他們歡迎WebQuest這樣壹種易於上手、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設計模式。由於具備了相對穩定的內容結構(引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和結語)和壹系列的指導信息,壹線教師有了掌握教學設計理念的腳手架。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花費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情況下,設計和實施WebQuest了。其次,WebQuest的最終目標定位在幫助學生進行高水平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之上,而不是簡單地檢索收集資源。這種定位和設計思想,使它與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壹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