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貌包括黃土堆積地貌和侵蝕地貌,按其所分布的位置,又可分為溝谷地貌和溝間地貌。
(壹)黃土溝谷地貌
黃土溝谷形態復雜,種類繁多。溝谷形態受溝谷發育時間、所在地面坡度大小和區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根據溝谷形態,可分以下三類。
1.沖溝 沖溝是黃土高原上分布很普遍的壹種地貌,它們大都是晚更新世黃土堆積後侵蝕發展起來的。沖溝形態雖很復雜,但它們的***同特點是具有狹窄的V形橫斷面,溝緣明顯,縱剖面傾斜陡急。黃土沖溝發育過程與在其它松散沈積物上發育的沖溝類似,也可分為細溝、淺溝、切溝和沖溝四個階段,各階段地形特點見流水地貌壹章。
2.幹溝 是發育在早、中更新世黃土中的侵蝕溝谷,以後經晚更新世黃土堆積成窪地,近代流水切割窪地,形成幹溝。少數幹溝溝底已切入基巖。幹溝平時沒有水流,僅在雨後有短期流水出現。千溝比沖溝長而寬,縱剖面相對平緩。
3.河溝 河溝是黃土堆積前早已存在的溝谷,黃土堆積復蓋谷地成窪地,以後經流水切割,形成河溝。它壹般是黃土區現代河流的第壹級支溝。河溝溝底發育在基巖上,谷底寬淺,呈屜形,縱剖面平緩。河溝在壹年中有較長時期的水流,旱季可能幹涸。
沖溝、幹溝與河溝的關系是支溝和主溝的關系,沖溝是幹溝的支溝,幹溝是河溝的支溝。
(二)黃土溝間地貌
我國黃土高原溝谷之間的地貌主要是塬、梁和峁。另外,還有 和坪。這些地貌主要是黃土堆積形成的。由於黃土堆積過程中承襲了下伏各種古地貌的形態,所以,溝間地貌基本反映了下伏埋藏古地貌的特點。
1.黃土塬 黃土塬是黃土高原或黃土平原被溝谷切割後存留下來的高原面或平原面(圖8-16)。塬面平坦、塬坡較陡,周邊為溝谷環繞。塬面積較大,壹般在100km2以上。侵蝕後呈指狀的塬,稱為破碎塬。塬是黃土堆積在平坦開闊古地面上形成的。
2.黃土梁 梁是溝谷之間的長條形高地。長度大小不等,最長達幾十公裏,寬幾十米到幾百米。具平坦頂面的梁,稱為平頂梁;具明顯傾斜表面的梁,稱為傾斜梁;呈波狀起伏的梁,稱為起伏梁。黃土梁大多是黃土復蓋在梁狀古地形上形成的,也有少部分梁是黃土塬侵蝕後形成的。
圖8-16 黃土塬
3.黃土峁 峁是圓形、近圓形的黃土丘(圖8-17)。峁坡呈凸形坡,坡度20。左右。兩個峁之間為下凹的鞍部,稱為墕。若幹個連接在壹起的峁,稱為梁峁。梁和峁大片分布的地區,稱為黃土丘陵。
圖8-17 黃上梁、峁、丘陵、溝谷
4.黃土 。黃土掩埋古河谷而成的長條形凹地,稱為 的橫剖面寬淺、平坦,寬可達幾百米到兒公裏,長可達幾十公裏(圖8-18)。
第四紀地質學及地貌學
(三)黃土潛蝕地貌
地表水沿黃土中的裂隙和孔隙下滲,帶走土粒,形成洞穴,並引起洞穴上部和側方土體塌落,形成黃土特有的潛蝕地貌。黃土潛蝕地貌有以下幾種。
1.黃土碟 黃土碟是壹種圓形或橢圓形近似碟狀的淺凹地,深數十米,直徑十余米。它是地表流水下滲浸濕黃土,溶解了黃土中部分可溶性物質,同時在重力作用下,使黃土逐漸壓密,地面發生沈陷形成的。它多出現在平緩的地面上。
2.黃土陷穴 黃土陷穴是指地表水匯集在黃土裂隙中進行潛蝕而形成的洞穴。陷穴可分為豎井狀、漏鬥狀和串珠狀陷穴三種。豎井狀陷穴呈井狀,口徑小而深度大,常深達20m以上,主要分布於塬邊地帶。串珠狀陷穴是由幾個陷穴串珠狀連續分布組成,各陷穴間常有孔道相通。串珠狀陷穴常分布在地面坡度大,坡面長的梁峁斜坡上,它為溝谷的進壹步發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3.黃土橋 兩個陷穴間的通道不斷擴大,在陷穴間殘留的土體就形成黃土橋。
4.黃土柱 地表流水沿黃土垂直節理進行沖刷和潛蝕,使其不斷擴大而引起黃土局部崩塌,殘留的土體形成黃土柱。黃土柱高度壹般為幾米到幾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