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為什麽佛教講 貪嗔癡 三毒,而西方社會講 七宗罪

為什麽佛教講 貪嗔癡 三毒,而西方社會講 七宗罪

七宗罪與貪嗔癡

作者:jzsky 日期:2009-09-03

本文所有內容均屬個人業余閑扯,沒有太多學術根據。純粹是對比比較,毫無絲毫貶低、諷刺之意。

我對西方三教和神學沒有多少研究。個人認為西方三教(本文中的西方三教特指“天主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和中國的宗教(佛教、道教)就七宗罪與原罪方面,卻有類似的地方,特列舉出來對比對比。

今天看了下SE7EN(中譯<七宗罪>)說的是西方三教中列舉的七種人類惡行的分類,屬於人類犯下種種惡行的根源之罪(簡稱原罪)。原罪(Original sin)壹詞來自基督教的傳說,它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聖經中講:人有兩種罪——原罪與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突發奇想,與佛教中的類似概念做壹個簡單的參照。提供諸君壹覽。

七宗罪不按順序排列,分別是:饕餮(Gluttony)、貪婪(Greed)、色欲(Lust)、懶惰(Sloth)、傲慢(Pride)、妒忌(Envy)。

與這些原罪對應的是七種美德:節制(self-restraint)、慷慨(vigilance)、貞潔(purity)、正直(integrity)、謙遜(humbleness)、寬容(giving)。

沒讀過佛經,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對“造業”、“貪嗔癡”等詞匯至少是有所耳聞,其實就來源於佛教最基本的概念。

在對比“原罪”與“業”的概念前,還需簡單闡述壹下部分佛法的概念。

佛教凈土宗認為,除佛和證得“地”這個級別果位的法身大士以外,十法界的眾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無始劫以來業力的牽引,遵循三世因果的規律,在生死道中迷惑顛倒不斷造業的同時接受業報,永無休止。

四十壹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第四十二位次妙覺,就是佛位。觀音、普賢、彌勒、文殊、地藏等法身大士均為等覺菩薩,所得的佛果是圓滿的,只是未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達到“究竟圓滿”的果位。其智慧、德能、相好與佛無二無別。

十法界:按順序分為“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法界和“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六凡法界。法界不是隔離的空間,而是如落網般交錯並行、並存的。除了十法界之外,還有壹真法界與常寂光凈土。這算是特殊而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此不作討論。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合稱三世。而不是“上壹世,今生、來生”這樣狹隘。

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壹。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結果。業就是指壹切身心活動,分為身、口、意三業。報就是業的報應,即由三業的善惡導致的後果。因就是業,果就是報。

緣:這是個不得不提的概念。“因”和“果”是就是通過“緣”實現相互轉化的。簡單比方,“因”是種子,“緣”是土壤、水、陽光,“果”是果實。

業:“業”細分下來有本業、定業、滿業、***業、別業等等。“業”只是個沒有褒貶、整體、精確又籠統的概括。比如吃飯是業,喝水是業,說壹個字是業,殺人也是業。簡單的說,常規上的“業”指的是身體、言語、意識因為無始劫業力的影響而在“過去、現在、未來”(因),在碰到“緣”(各種人、事、物、環境、境界等)所造作的果(就是身口意三種業)。

西方三教中“原罪”的概念就和佛教中“業”的概念十分類似。個人認為,佛教中“業”的含義、概念和體系比“原罪”這個定義更加龐大。

接下來對比“七宗罪”與“貪嗔癡”。咋的看上去,“饕餮、貪婪、色欲、懶惰、傲慢、妒忌”這七種惡行有些重復,個人認為只是翻譯欠妥和我不了解西方三教的問題。七種惡行比佛教中的“貪婪、嗔恚、愚癡”三種根本煩惱講的要細,其實是對佛教中貪嗔癡的含義理解的過於膚淺。“貪嗔癡”是高度概括,整體展開是“貪婪、嗔恚、愚癡、懈慢、疑惑”五毒,也是五種根本煩惱。從行為層來說,“貪嗔癡”概括了所有的惡行,在佛教角度嚴格的說,是六道生死輪回的根本成因,也是阻礙菩提大道,證得果位最大的障礙。

再來看“七美德”與“三學六度”。七美德是“節制、慷慨、貞潔、正直、謙遜、寬容”,“三學”指的是“持戒、禪定、智慧(這裏的智慧不是指世間的聰明或者智慧這類小打小敲的後得智,而是佛與每個人的真如本性中流露出的根本智)”,展開來說就是“六度”,分別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回對比,似乎佛教概念多了壹些,其實“六度”只是“三學”的展開,真正意義上來說,仍然比“七美德”來的精煉。

這壹對比,我愈發覺得西方三教中的這些概念到有些與儒家的部分思想契合在壹起了。中國現在的儒家說宣揚的觀念與西方三教中同屬行為層上,有些類似與佛教中的戒律,都是用來對治這些惡行習氣和煩惱的。如果用佛教“本體、屬相、作用”的哲學觀點來判別的話,“原罪”和“業”是體,“七宗罪”和“七美德”、“貪嗔癡”和“戒定慧”是相,而用呢?我想不用多說,您已經如我壹般領悟了些什麽,鄙人就用“修行”二字作“因”,與諸君***勉,追求各自認為人生的真正享受,這個“果”吧。

緣有好壞不需嫌,無非善緣或惡緣。本博擡頭有對聯,莫待生命只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