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賦的含義和意思

賦的含義和意思

賦的含義和意思為中國古代的壹種文體。

釋義斂取,征收。田地稅;授予,給予;詩歌表現手法之壹;古代文體之壹,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寫作。

出處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屈原寫的《離騷》為代表,被稱為騷賦,到了漢代的時候,以司馬相如為代表。

示例《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

拼音fù。

賦的來源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壹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

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壹人是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