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位於華盛頓西南390公裏處,已有130多年歷史。早在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曾發生惡性校園槍擊案,23歲的韓國籍學生趙承熙在開槍打死32人後自殺身亡。朱海洋殺人事件已經是弗吉尼亞理工第二次被亞裔學生的暴力案件。
該校新聞發言人Mark Owczarski向外界強調,2007年的趙承熙事件和今年的朱海洋事件“很顯然是沒有聯系的”,這是壹起“孤立的、個人的”案件。盡管如此,朱海洋案發後,校方承認,曾收到數十封信件、電郵、電話或博客留言,鼓吹襲擊外國人。在網絡上,壹名ID為Mr. Drego的網民留言稱:“不用說取締槍支或者取締刀具,解決問題顯而易見的方法是取締亞洲人。”針對該案對學生造成的困擾,弗吉尼亞理工校長Charles Steger在案發後給學校師生全體發送電子郵件,稱“弗吉尼亞理工是壹個開放和包容的社區,對全世界的任何種族、民族和文化都是如此”。Steger甚至還特地指出,從該校歷史來看,國際學生冒犯司法系統的比例非常之低;在美國全國司法統計中,亞洲人可能殺人的概率比白人低十倍。
學生家長的慌亂不久也就平息了。弗理工新聞發言人Owczarski也聲稱,至今為止,就此事而言,弗吉尼亞理工社區的師生沒有發生針對某個族群的任何過分舉動、仇恨、憤怒或種族主義情緒。
此外,社會還應該把關註的焦點放到留學生的心理素質上。海外的生活環境與國內的最大不同是無拘無束,自由天地,沒有人管束。從小在父母精心呵護嚴厲管束下長大的新壹代留學生,壹下子就會被這種新鮮生活吸引,歡欣地投入到這種自由環境中去。如果缺乏意誌力,沒有壹個明確的人生目標或者追求目標,在自由天地中與同學朋友享受開車旅遊、酒吧跳舞唱歌、男女同居戀愛等,瘋狂地沈溺在這種新奇、快樂的生活方式中,就會逐漸遠離留學的目標。而瘋狂過後,接踵而來的是壹種難言的寂寞。這種寂寞,無論是早期還是今天的留學生,每個人都親身經歷過。海外的人際交往,遠遠不如中國那樣熱鬧充實,依靠個人奮鬥模式創造社會的西方世界,留下的空間卻是大量的冷寂枯燥。心理脆弱者,無法適應這種寂寞。
近年來,時有海外留學生殺人、搶劫等惡性案件的發生。重新審視這些案件不難發現,兇手的心理素質缺乏磨礪,無法在挫折面前挑戰自我,他們在心理上還很嬌嫩。在國內奉為“掌上明珠”,到了海外,留學生無法承受殘酷的現實,壹遇到挫折就會被擊垮,繼而產生過激行為甚至實施犯罪。因此,專家建議,對那些即將赴海外留學的孩子來說,家長最應該給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更多的要培養他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