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不齊的意思解釋詞語如下:
參差不齊,漢語成語,讀音是cēncībùqí,原意是長短、高低、大小不壹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壹。出自《詩經·周南·關雎》。
國風·周南
《國風·周南》是《詩經·國風》中的部分作品,包括《關雎》等十壹首詩,有東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武王滅商後,地域擴大,為加強統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時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陜(今河南陜縣)而治。“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尚書·洛誥》)陜縣以東為周公管理,周公居東都洛邑(即成周),統治東方諸侯。
《周南》當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區的民歌,範圍包括洛陽(其北限在黃河)以南,直到江漢壹帶地區,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於采集地域廣闊,又不便各自為編,故統稱“南”以示南國之詩。
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手法上分為《賦》《比》《興》。《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