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onica didyma Tenore
形態特征
壹年生草本。莖基部多分枝成叢,纖細,匍匐或斜升,多少被柔毛,高20—35cm。葉對生,具短柄,葉片三角狀圓形,長5—10mm,通常有7—9個鈍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葉狀,互生;花萼4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形;花冠藍紫色,輻狀,直徑4—8mm。蒴果近於腎形,稍扁,密被柔毛(圖128)
圖128 婆婆納
Veronica didyma Tenore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華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地區;歐洲及亞洲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婆婆納生於濕潤的草地、荒地及路旁,在條件適宜的局部地區可形成稀疏的小群落。在華北北部的高山(海拔100—800m)草甸,常與針茅(Stipa sp.)、線葉菊(Filifolium sibiricum)、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地榆(Saguisorba officinalis)、黃花菜(Hemerocallis minor)、歪頭菜(Vicia unijuga)、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組成雜類草草甸。在東北是小葉章(Calamagrostis langsdorffii)群落的伴生種。在幹旱的路邊、荒地,植株矮小,葉片也小。在華北地區,5月發芽,7—8月開花,9月結實,10月下旬枯黃。
分布區的土壤以棕褐土、褐土和草甸土為主。依土壤水分狀況決定群落的疏密。水分含量高,生長茁壯,頻度大;反之則矮小,稀疏。
婆婆納在群落中壹般不能成為建群種或優勢種,只作為雜類草草甸或灌叢群落中的伴生種出現。
飼用價值
婆婆納青嫩期或開花之前,牛、羊、豬均喜食。開花後,莖粗糙,羊樂食,幹枯後牛、羊也樂食。其化學成分如表128,從表中可看出粗蛋白質含量較高,屬中等飼用植物。
表128 婆婆納的化學成分北京農業大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