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紮菲全稱是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政治家、軍事家、政治理論家,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九月革命的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最高領導人。
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自1969年上臺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紮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以軍事和經濟幫助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種族隔離鬥爭。
1969年9月1日,他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裏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1970—1972年,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長,後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亞爆發“憤怒日”大規模示威抗議,要求政府下臺。3月19日起,英國、法國、美國等多國軍隊發動對利比亞的空襲。卡紮菲號召其支持者抗擊反對派武裝和北約。
卡紮菲在電話中警告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如果自己丟掉政權,恐怖集團將在中東崛起並必將攻擊歐洲。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裏,宣稱奪取控制權; 卡紮菲政權正式倒臺。
10月20日,執政當局占領卡紮菲殘余的最後壹個據點蘇爾特,卡紮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於槍殺。執政當局武裝將兩人遺體送至米蘇拉塔壹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了4天後秘密下葬。卡紮菲身亡後,利比亞分崩離析。
擴展資料:
名人評價:
羅納德·布魯斯·聖約翰:
在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使卡紮菲認識到只有充分發揮民眾的力量才能實現利比亞的復興,但執政之初他的嘗試在國內所遭遇的重重阻力使他意識到只有擴大其個人權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使利比亞的政治體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個人集權的道路。但他同時也強調了卡紮菲在利比亞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
羅納德·布魯斯·聖約翰《利比亞史》:
卡紮菲從不缺乏挑戰者,但他在執政後以超凡魅力的領導地位和分配型經濟政策使政權贏得了相對較高的支持率;同時,他在武裝部隊、人民委員會體系以及革命委員會三個機構之間玩弄平衡。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卡紮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偶像之壹。
阿拉法特的傳記作者艾倫·哈特:
阿拉伯民族主義給了卡紮菲壹種虛幻的想法:他有權幹涉阿拉伯世界的任何地方。所以無論是摩洛哥還是約旦發生內部問題時,卡紮菲都頗惹人嫌地迫不及待地表態。這也使得他在阿拉伯世界漸漸成了不受歡迎的人物。壹向不太喜歡卡紮菲的阿拉法特,將他稱為“革命詞句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