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古代三從四德是什麽

古代三從四德是什麽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用於約束婦女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三從”與“四德”的合稱。根據“內外有別(即男外女內的社會分工)”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壹生在道德、行為、修養進行規範要求。“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社會對婦女的德行所做的規範。"三從"出自《儀禮.喪服》:"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從"在這裏與後來習稱的"三從四德"之中的含義並不壹樣,"三從"原本指的是貴族婦女為親屬服喪的儀制,"從"的意思是在儀制上的依從,而不是權力關系上的服從。

"四德"出自《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據鄭玄的註釋,"婦德"指貞順,"婦言"指辭令,"婦容"指修飾,"婦功"指紡織,這是王妃所應當學習的4種"婦道"。東漢才女班昭作《女誡》,將其稱為"女人之大德",並闡釋說:"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嬉笑,潔齋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

"這也就是"四德"所蘊含的具體內容。"三從四德"開始時是作為貴族婦女的日常儀德而制定的,後來經過儒家的提倡,成為全社會所遵奉的"婦道"。"三從四德"對婦女所做的要求體現出明顯的男權色彩,因而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備受抨擊,尤為女性主義者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