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的讀音是Bān hén。
壹、釋義
瘢痕是創傷愈合過程的自然產物,但過度修復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則會引起外形的毀損和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礙。
二、瘢痕形成
在正常的傷口愈合過程中,膠原的合成代謝與降解代謝之間維持著平衡狀態。但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這種正常的平衡被破壞,膠原的合成明顯超過降解,最終導致膠原的大量堆積。
瘢痕形成的體內外因素:
壹、體外因素
1、外傷和皮膚疾病
大部分瘢痕疙瘩通常發生在局部損傷1年內,包括外科手術、撕裂傷、文身、燒傷、註射、咬傷、接種和其他非特異性損傷。?
2、張力
瘢痕增生易發生於張力高的部位。
3、種族
黑色人種和黑膚色的人較白色人種更易形成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大約為3.5∶1—15∶1。?
4、身體部位
5、瘢痕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上背部、肩部、胸前部、上臂三角肌區,較少發生於下肢、面部和頸部。
6、年齡
但壹般多見與青年人,文獻報道的病例年齡多在10—30歲之間。
7、遺傳
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和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均有報道。特別是在多發的、嚴重的瘢痕疙瘩,其陽性家族史更為明顯。
二、體內因素
1、內分泌紊亂
絕大多數的瘢痕疙瘩發生在青春期,在妊娠期,瘢痕疙瘩有明顯的癥狀加重和體積增大,絕經期後瘢痕疙瘩逐漸消退萎縮。
2、生物化學因素
在研究膠原合成時Cohen發現瘢痕疙瘩組織中的脯氨酸羥化酶活性較增生性瘢痕明顯增高,是正常皮膚的20倍。脯氨酸羥化酶是膠原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它的活性與膠原的合成率密切相關。
3、免疫學改變
最近幾年,對瘢痕疙瘩的病因形成了壹種新的概念,認為是包括免疫球蛋白在內的特殊的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