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又名“交子”,代表“更歲交子,團圓福祿”,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
吃餃子往往也有著祈福的含義,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很難吃到好吃的東西,只有壹年中的春節所吃的餃子才是美味,所以每當吃餃子的時候人們都會賦予餃子獨特的含義,代表著祈福平安如意,希望下壹年能夠風調雨順、豐收發財、平安遂順、萬事如意,而餃子也就有了平安如意的寓意和象征。
餃子的起源
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代則稱為“餃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鄧州人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壹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