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質”概念的歷史淵源
先讀的某篇中文文獻,後來發現該文主要內容都是翻譯……
Keeley:“對於壹個在當代文本中占據了如此重要地位的術語來說,它的歷史得到的討論如此至少,令人吃驚。”(Keeley, 2009, p.71)
感受質壹詞在英語文獻中的使用,最早可以上溯到Jowett1875年對柏拉圖《美諾篇》的翻譯。
在對亞裏士多德的英文翻譯著作中可以發現更多關於“quale”和“qualia”的使用。在1889年出版的壹本對亞裏士多德著作翻譯的英文書中,該書作者在翻譯亞裏士多德《工具論》的“範疇篇”中的“性質”壹節時,其翻譯的章節名即使用了“quale”壹詞,文中也多次使用了“quale”及“qualia”。(Owen, 1889, 26)在翻譯者看來,像甜、苦、白等都是性質,而它們的擁有者或接收者則被稱為“qualia”。學者泰勒(Thomas Taylor)在十九世紀早期分析亞裏士多德的“性質”範疇時也評論說,在亞裏士多德那裏,甜、熱、白及其他類似的都是性質,而 它們的擁有者 被非常合適地稱為qualia。
(這種用法跟今天很不壹樣。)
(皮爾斯對quale的用法和今天也不壹樣。)
Keeley總結說:
感受質是個半新不舊的術語。在劉易斯之前用的不多,而當它在劉易斯之前被用到的時候,也並不是在清晰的、技術性意義上被使用的。(Keeley, p.73)
(Lewis, 1929)對quale壹詞的使用與當代哲學非常相似,是當代哲學討論的直接來源。
費格爾《“心理的”與“物理的”》(Feigl, [1958]1967)可能是當代心靈哲學最早討論感受質問題的著作。
費格爾還是有點“上古時代”的感覺,畢竟維也納學圈混過的,看他談心靈哲學也總覺得是“心靈哲學前史”。但其實當代心靈哲學的很多基本問題形式是從他這裏就確立下來的。這本書的主體內容1957年就寫出來了;1967年版加了個很長的postscript。Chalmers那本心靈哲學文集節選過其中壹部分,很久以前潦草讀過,沒留下太多印象。這次重新翻看了壹下全書,比較吃驚的是他在五六十年代已經開始談 湧現 (emergence)問題了(Essay IV, E)。其實也不奇怪,格式塔心理學、“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這些想法很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很多時候當代哲學的討論也只是對老想法的各種精致化。
這本書談感受質概念,語境壹方面是針對行為主義(邏輯的/心理學的)、功能主義者;另壹方面是早期比較質樸的感受質實在論。(在今天有點陳舊了。)費格爾用“主觀性”、“親知”、“現象性”描述感受質,最終目標還是讓它們融貫於物理語言。“身心問題的癥結就是說明原始感覺(raw feels)與神經過程的關系”(Feigl, p.79)
關於感受質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子問題:1.感受質是否存在?2.感受質能否在物理框架中得到說明?費格爾的立場顯然是1.感受質的確存在;2.感受質可以在物理框架中被說明。
(但這好像並不是對看法2的回應?)
(Crane, p.182)羅列的。後面那幾位感覺沒什麽人引用。
Crane最後的結論既喪又簡單,既然qualia的歷史這麽混亂,我們幹脆不要管它算了。我內心深處是贊同的,但實際上這樣不行,畢竟還有這麽多人指著它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