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有兩種特殊存在形式,其壹為內在狀態或體驗,其二是外顯表情,這是認識過程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緒與認識是帶有因果性質和互相伴隨而產生的。情緒可以發動、幹涉、組織或破壞認知過程和行為;認識對事物的評價則可以發動、轉移或改變情緒反應和體驗。
情緒帶有獨特的主觀體驗色彩,具有某種愉快、享樂、憂愁或悲傷等多種享樂色調;情緒有特殊的外顯表現,每種具體情緒的表現,特別是面部表情卻是特異化的;情緒發生在壹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
馮特於1896年提出情緒三維學說,他認為感情過程是由愉快-不愉快、興奮-沈靜、緊張-松弛三個維量構成,每種情緒在其具體發生時,都分別處於三個維量兩極之間的不同位置上。迄今為止,最典型的多維量表以普拉奇克為代表,他把情緒分為相似性、對立性和強度三個維量。
情緒作為適應的手段,起著驅動有機體采取行動的作用,成為支配有機體隨意或不隨意的,本能或認知的行為的重要心理能力。
情緒作為壹種狀態,經常存在於腦的活動過程中。給有機體提供註意保持的力量,使有機體專註於外界壹定事物,成為有機體認知加工時有利或不利的腦的背景。情緒狀態促進或延緩、增強或阻礙加工的效率,影響加工的選擇且支配加工的方向。
情緒作為壹種特質,為構築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感情特質在人格中的成分使個體具有主動或被動、內向或外向、敏捷或遲鈍、易感或沈靜等個性特征。
情緒作為壹種主觀體驗,為意識提供最初的來源。有機體的內部感覺在腦中的登記,由於有機體器官活動固有的和恒定的節律性,為產生可感受的體驗提供了刺激來源,而成為意識成分。例如,在人類嬰兒有機體內部器官的正常或異常的活動中所引起的感受變化就是最初的意識。
領導藝術體現在善於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動機和飽滿而持久的工作情緒中,工作情緒是工作積極性的直接動機。
認識和目的本身並不包含活動的驅動性,促使人去行動的是興趣和好奇,驅策人去實現目標的是願望和期待的情緒和激情。實現目的的願望越強烈,它所激活的驅動力越大。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情緒不僅對認知活動的作用起驅動作用,還可以調節認知加工過程和人的行為。情緒可以影響知覺對信息的選擇,監視信息的流動,促進或阻止工作記憶,幹涉決策、推理和問題解決。因此,情緒可以駕馭行為,支配有機體同環境相協調,使有機體對環境信息作最佳處理。
多個實驗初步說明,情緒會幹擾記憶和回憶;情緒對認知起組織作用和執行者監視認知活動的職能,不同性質和不同喚醒水平的情緒起著不同程度的組織或瓦解認知加工的作用。
情緒的外顯形式是表情,表情由面部肌肉運動模式、聲調變化和身體姿態變化所構成。其中,面部表情比聲調表情和身體姿態所攜帶的情緒信息更具特異性,因此在情緒外顯、通訊交往中起著主導作用。
新精神分析學派把情緒放在更大的心理環境中考慮。認為能量釋放、沖動、動機、知覺、認知、意識和無意識均參與情緒的形成,特別強調情緒參與在動機過程中;很多新精神分析學派學者認為情緒本身就是壹種行為動力。
新書《情緒心理學》收到了,專門翻開新書看了第壹章。
曾幾何時,我經常看到“不要被情緒控制,應該管理好情緒”、“情緒不應該被壓抑,應該被疏導”等帶有情緒字眼的心靈雞湯。那時的我只把情緒認為是喜怒哀樂懼等基本情感,在學習心理學之後,才發現關於情緒的研究已經壹百多年了。前段時間看《情緒》那本書,竟然也是厚厚的壹大本,至今還沒讀完。可見情緒真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壹種情感,而是非常復雜的,甚至是壹種心理防禦機制,對整個人類的進化都有推動作用。在看第二章情緒理論演變中的早期理論時,內心悠然升起壹種激動的情緒,感覺達爾文、詹姆士等很多學家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而現代的我們可以“坐享其成”,不論他們之間的爭論也好,互相推翻也好,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的、不斷發展的。而我們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過那些“錯誤”的理論或不用走的“彎路”,在最接近真相或真理的地方,直接學習到最先進的理論。
這本書還對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做了闡述,原來是弗洛伊德在治療癔病患者時,針對不能被催眠的病人而采用的自由聯想方法,讓病人去辨認記憶中的壓抑情緒,從而建立起了“精神分析”。二戰後精神分析學派分裂,壹部分人從弗洛伊德體系中分出,另壹些人在保存弗洛伊德基本概念前提下並對其理論進行補充改進後,成為新精神分析學派。曾經我好像看過壹些學派的文章,但轉念就忘了,可見真的是要多看多讀多想,才能慢慢記得更牢。
這本書還讓我有個新的感悟就是,關於親子關系的。我最近常常有個想法,大女兒的情緒總是易激惹,我真希望她可以喜怒不形於色,看了這本書讓我覺得我太幼稚了,也發現對大女兒有點“情緒雙標”,總是希望她能理解我,但我何嘗理解過她?總是希望她能看到我的辛苦,我何嘗看到過她的努力和掙紮?昨天看視頻課,林老師也建議在生活中多去觀察非語言和語言行為,慢慢感受、認識來訪者真實的想法。我可以觀察我自己,還可以觀察大女兒,無奈老大總是我的“試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