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體內有濕熱,如何選用中成藥調理?分清證候用對藥

體內有濕熱,如何選用中成藥調理?分清證候用對藥

濕熱,是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或同時存在體內的病理變化,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濕熱證的常見臨床表現: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

濕熱侵犯不同臟腑時,可出現肝膽濕熱、大腸濕熱、膀胱濕熱、脾胃濕熱證等4種證候。

每種證候癥狀表現、治療方法、所用藥物均有不同,在具體用藥時,應區別對待。

01、肝膽濕熱證

癥狀表現 :脅肋部脹痛,或有灼熱感,厭食腹脹,口苦不適,大便不調,小便短赤,或寒熱往來,或身目發黃,或上腹劇痛,或脅下有腫塊。

常見病癥 :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結石,頑固性偏頭痛,高血壓病,急性結膜炎等。

治療方法 :清熱利濕,退黃。

常用藥物 :茵膽平肝膠囊,消炎利膽片,龍膽瀉肝丸,茵陳五苓丸。

代表藥物解讀:

龍膽瀉肝丸由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生甘草組成。

方解:

① 方中龍膽草上清肝膽實火,下瀉肝膽濕熱,為君藥;

② 黃芩、梔子助君藥清肝瀉火,清熱燥濕,同為臣藥;

③ 車前子、木通、澤瀉清熱利濕,導濕熱下行;當歸、生地黃滋陰養血,使苦燥滲利而不傷陰血;柴胡疏暢肝膽之氣,均為佐藥;

④ 甘草清熱和中,調和藥性,為使藥

諸藥配伍,瀉中兼補,疏中有養,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礙邪。

功效: 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應用: 適用於肝膽實火上炎及肝膽濕熱下註證。可用於頑固性偏頭痛,高血壓病,急性結膜炎,外耳道癤腫,急性膽囊炎等疾病。

02、膀胱濕熱證

癥狀表現 :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小便黃赤混濁,短澀不暢,甚而癃閉不通,小腹脹滿痛,發熱,腰痛,或血尿,或尿有砂石。

常見病癥 :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等。

治療方法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常用藥物 :八正顆粒,復方石韋片,三金片,清淋顆粒,金錢草顆粒,萆薢分清丸。

代表藥物解讀:

八正顆粒由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梔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黃,燈心草組成。

方解:

① 方中集木通,滑石,車前子,瞿麥,扁蓄諸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濕熱之功顯著。

② 梔子仁清泄三焦濕熱,大黃泄熱降火,甘草調和藥性,燈心草導熱下行。

功效: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應用: 用於膀胱濕熱淋證所致的尿頻尿急,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幹等病癥。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等均可使用。

03、大腸濕熱證

癥狀表現 :腹痛裏急後重,小便短赤,口渴等。

常見病癥 :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等。

治療方法 :清熱解毒,調和氣血。

常用藥物 :芍藥湯,復方黃連素片,葛根芩連片,香連化滯丸。

代表藥物解讀:

香連化滯丸由黃連、木香、黃岑、枳實(麩炒)、陳皮、青皮(醋炙)、厚樸(姜炙)、檳榔(炒)、滑石、白芍(炒)、當歸、甘草組成。

方解:

①方中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厚腸止痢,為君藥;

②白芍、當歸養血活血、緩急止痛,為臣藥;

③木香、枳實、青皮、陳皮、厚樸、檳榔理氣燥濕、調中止痛,滑石清熱利濕,同為佐藥;

④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功效:

清熱利濕,行血化滯。

應用: 用於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裏急後重、發熱腹痛。

04、脾胃濕熱證

癥狀表現 :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厭惡油膩,惡心嘔吐,肢體困重,大便不爽或大便幹結,氣味臭穢,尿少而黃,口苦口幹,可伴有發熱、面目發黃、口渴不飲等癥狀,舌紅,苔黃膩。

常見病癥 :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復發性口腔潰瘍等。

常用藥物 :香連丸,平胃散、藿香清胃膠囊、胃痛寧片等。

代表藥物解讀:

平胃散由蒼術,厚樸,陳皮,炙甘草,生姜,大棗等組成。

方解:

① 方中重用蒼術燥濕運脾,為君藥;

② 厚樸燥濕行氣,既可協蒼術加強燥濕作用,又能理氣以除脘腹脹滿,為臣藥;

③ 陳皮行氣和胃,合厚樸以助行氣除滿之力,合蒼術更增強燥濕和中之功,為佐藥;

④ 炙甘草調和藥性,為使藥。

⑤ 生姜,大棗和胃補脾,進壹步加強本方劑的調和脾胃的作用。

功效: 燥濕健脾,行氣和胃。

應用: 用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沈重等病癥,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