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歷史:
北魏(386~557年),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壹個朝代,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改國號為大魏,建都平城。439年,統壹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
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西魏於恭帝三年被權臣宇文護逼迫禪位於其侄宇文覺,北魏歷史正式宣告結束。期間從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為止,北魏歷經十七帝,***150年。
擴展資料北魏建國後,其社會躍入封建制,生產力逐步發展。但在統治方式上,北魏前期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奴隸制殘余,特別是在統壹北方以前,繼續將戰爭中擄掠的人口沒為奴婢,賞賜給諸王貴族和有戰功者,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勞動。
賦稅方面,在推行宗主督護制的地區,平均每戶每年的戶調是帛二匹,絮二斤,絲壹斤,粟二十石,外加地方征收的調外之費帛壹匹二丈。
且任意增加臨時征調,動輒每戶要交三十、五十石粟。當時官吏沒有正式的俸祿,貪汙、賄賂、高利貸公行。太武帝統治期間,大將公孫軌到上黨(今山西長治北),去時單馬執鞭,回來則從車百輛。
拓跋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在戰爭中,被驅迫當兵的各族人民在前沖鋒,鮮卑騎兵在後驅逼。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圍攻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時,寫信給劉宋守將臧質說,攻城的都不是我鮮卑人,妳殺了他們,免得他們將來造反。
北魏為了鎮壓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盧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區設置軍鎮,進行嚴厲統治。魏律規定犯謀反大逆者,親族男女不論少長全部處死,甚至還在實行原始的車裂法。 僅國史壹案中,被滅族的北方漢族大姓就達千余人之多。?
北魏前期落後的統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太平真君六年九月,雜居在今陜西、山西等地的漢、氐、羌、屠各等族人民在盧水胡人蓋吳領導下於杏城(今陜西黃陵西南)爆發的起義(見蓋吳起義)。
諸少數族和漢族被壓迫人民爭相響應,起義軍很快發展到十余萬人,東起潼關,西至隴西(今陜西、甘肅交界處)。壹年後,起義雖被太武帝親自率軍鎮壓而失敗,但各族人民的***同鬥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百度百科-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