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壹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它的出現,存在著明顯的年齡特征,在青少年期較為突出。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時期比較普遍,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對青少年的學習、生活等產生消極影響,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過激行為,甚至會危害家庭、學校及其社會。
找到孩子逆反的深層原因
1. 缺乏關註和關心
孩子都有被家長或其他成人關註和關心的需要,如果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地精力非常有限,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較少與孩子溝通,那麽孩子可能感覺自己不被重視、不被關註、不被關心。此時,尚不能理性處理問題的孩子就有可能通過表現壹些與家長相對抗的負面行為來獲得家長的關註,自主意識很強的青春期孩子更是如此。
2. 家庭教養方式不當
心理學家將父母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放縱型和忽視型四種。
①權威型家長理性民主,對孩子有壹定要求,又給孩子民主、平等的感覺。
②專制型家長獨斷轉行,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
③放縱型家長則溺愛孩子,缺乏控制和合理要求。因此在放縱型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則易表現自我控制能力差,認為犯了錯誤不會被批評,壹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很不適應,因而出現逆反。
④忽視型家長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回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約束。因此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則可能感覺不被父母關註,可能通過逆反行為吸引關註。
總的說來,權威型教養方式最為合理,可有效降低逆反心理發生的可能性。專制型教養方式下成長往往通過逆反來表達自己對家長絕對權威的不滿。
3. 青春期孩子的發展特點
青春期孩子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大人”了,具備了強烈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和需求,並且其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使得孩子更容易反向思考。但是由於經驗閱歷的缺乏,孩子表達需求和想法時宜采用不理性的做法,且其認知相對片面、思慮不周。因此,如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能針對其特殊發育時期的心理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則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