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麽人家才有呢?
原詩如下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明代:湯顯祖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譯文
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麽人家才有呢?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雲霞壹般燦爛絢麗。
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明王朝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定程朱理學為正統思想,宋明理學家從維護封建禮教出發,在“情”與“理”的關系上,把二者對立起來,把“理”說成純善的,而把“情”說成“惡”,是人欲,強調以理制情,直至滅情,提倡“存天理,滅人欲”。
皇帝和皇後親自編寫《女戒》之類書提倡“女德”,包括婦女貞潔等。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興起,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明朝中期出現了壹股懷疑程朱理學的思潮,出現了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的進步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牡丹亭》誕生了。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壹首曲子,是女主人公杜麗娘在第十出《驚夢》的壹段唱詞。這是壹首膾炙人口、經久傳唱的名曲。
描寫貴族小姐杜麗娘遊覽自己家的後花園,發現萬紫千紅與破井斷墻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院惜,抒發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全曲語言精美,以詞的手法寫曲,抒情、寫景及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無不細膩生動,真切感人,流動著優雅的韻律之美。
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雲霞壹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這段唱詞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隨景搖蕩,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遊園時的情緒流轉,體現出情、景、戲、思壹體化的特點。 它緊緊貼合主人公情緒的當前狀態和發展走向進行布景。